“如何说”第一场为什么要接纳孩子的感受.doc

“如何说”第一场为什么要接纳孩子的感受.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说”第一场为什么要接纳孩子的感受

为什么要接纳孩子的感受 讲师:Amy 大家好,我是青豆书坊的培训师Amy,很高兴能和大家交流。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源自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及课程中的内容。 很多人读过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享誉世界的家教书籍,但事实上这本书源自于一门课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作者们30多年前就已经在世界各地进行推广这种人性化的育儿理念与接地气的方法。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用一种有效、愉快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也就是亲子沟通。我们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是“为什么要接纳孩子的感受”,这也是亲子沟通中最为基础和最为核心的一个部分。 沟通到底有多重要呢?大家肯定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很多育儿理念和方法,无论素质教育、无痕教育、自然养育,还是目前流行的华德福教育和蒙台梭利教育,无论什么样的育儿理念都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特别在10岁以前,孩子是以家庭为核心的,孩子的思维方式以及习惯更多的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所以说,我们和孩子之间有效的、高质量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你走进房间,看到牛奶洒到了桌子上,这时你可能很直接的问“牛奶怎么洒了呀?”孩子可能会告诉你“我也不知道。”或者说“不是我弄的”。假设换成“我看到牛奶洒了,拿抹布来擦一下吧。”孩子很可能就会直接去拿抹布了。同样的一件事情,即使是“一字之差”的沟通方式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感受,从而引发孩子不同的行为。比如问道:“牛奶洒了,拿抹布来擦一下吧。”又或者“你把牛奶弄洒了,拿抹布来擦一下吧。”大家更喜欢听到哪一种?喜欢听到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听众:前一种)嗯,前一种,事实上相当于一字之差。 所以,沟通很重要,它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场景是指责与反击的,还是快乐与亲密的。同样的,孩子的不同行为也是因为他有着特有的感受所引起的,在引导孩子的行为前,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先接纳他的感受。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感受。我会给到大家一个情境,都是关于孩子的情境,请大家把自己当成是这个孩子,仔细来体会一下自己的切身感受。然后在“开心、害怕、难过、生气”中说出自己的感受告诉我。假设有即难过又生气的矛盾情绪一并说出就可以了。好吗?(听众:好)好,我们开始,在线上做这个游戏还是蛮有意思的。我先来说一个情境,大家设身处地的自己去体会一下,假设是你,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情境1:我今天第一天上幼儿园,我感到:请大家回答是开心、害怕、难过、生气中的哪一种情绪? (听众1:害怕。听众2:开心。听众3:害怕和开心) 好,我们看一下个。情境2:我的新裤子摔破了,我感到:请大家回答是开心、害怕、难过、生气中的哪一种情绪? (听众1:害怕。听众2:难过。听众3:难过) 嗯,有害怕,有难过。那么情境3:我的游泳比赛得了第二名,我感到: 请大家回答是开心、害怕、难过、生气中的哪一种情绪? (听众1:开心。听众2:难过。听众3:生气。:听众4:难过和开心) 嗯,本来想着这次可以得第一。 纠结的,复杂的。 好,最后一个。情境4:我今天打了乐乐,我感到:请大家回答是开心、害怕、难过、生气中的哪一种情绪? (听众1:害怕。听众2:难过。听众3:生气。:听众4:难过和害怕) 好了,游戏结束,大家刚刚都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请大家再想一下,从这个游戏中你都体会到了什么?同样一个情境,为什么有的人选择了害怕、有的人选择了开心?这说明什么? (听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可以说“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感受”。 那选择害怕的人和选择开心的人谁对谁错?(听众:接纳) 是的,接纳。选择不同的感受,但是开心和害怕有对错吗?嗯,没有对错。是的,没有对错,也就是“感受没有对错,都应该被接纳”。我们不能认为愤怒不好就不去愤怒,害怕不好就不去害怕,情绪是本能的正常反应,没有对错,都应该被接纳,我们要引导的是因为这些情绪引起的“不可接受”的行为。比如愤怒时扔东西,我们要接纳和认可的是愤怒的情绪,要积极引导的是因为愤怒而产生的扔东西或打人的行为。 那么,在“今天我打了乐乐”的场景中有人选择害怕,假设这个孩子的感受是害怕,他回到家可能会怎么样? (听众1:害怕受到爸爸妈妈的批评或挨打。听众2:选择不说 能看到大脑中间的这幢房子吗? Daniel J.Siegel,M.D.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发现,自我控制与大脑结构之间存在着普遍规律。有意思的是他把大脑想像成是一座复式的房子,分成楼上大脑和楼下大脑两个部分。楼下部分是大脑中体现原始功能的一部分,比如呼吸、眨眼、心率,还有一些先天的反应,向战斗、逃跑、僵持,另外,强烈的情绪比如愤怒和恐惧。楼下大脑中的杏仁核是产生情绪和发展情绪的脑部组织。那么楼上大脑呢?重要的前额叶就位于这里。楼上大脑主要包括大脑皮层,这部分和思考、判断、想象力、计划性、同理心、道德品格相关,特别是与我们今天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