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铭教案教学要求疏通文意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并
《西铭》教案
?
1.疏通文意。
2.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并了解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字
“西铭”,字面意思即为贴在西窗的座右铭。
这 篇文章本来是张载所著《正蒙·乾称篇》的首段文字,张载曾将这一段与那本书的最后一段抽出来,分别题名为《订顽》和《砭愚》,贴在西窗和东窗,作为自己的 座右铭。宋代另一位理学家程颐非常赞赏这两段文字,把《订顽》改名为《西铭》,把《砭愚》改名为《东铭》。南宋时的理学家朱熹也很欣赏这段文字,把它从 《正蒙·乾称篇》中抽出,单独作注,它于是成为独立的一篇。
2.内容提示
张载在《西铭》中提出的道德理想,简单地说就是“民胞物与”的泛爱论。《西铭》让我们看到,儒家精神家园的构成是整个宇宙与人类。个人与自我在其中既是藐小顺命的一员,也是全部拥有、精神完足的一员。
《西铭》的中心意旨是发扬士的“承当”精神,即北宋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此种意识在《西铭》中更加拓展,放大为以宇宙为己任。
三、作者生平
张载(1020-1077), 北宋哲学家。字子厚;凤翔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理学创始人之一。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青年时喜兵法,后求之于儒家“大经”。讲学关中, 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提出“太虚即气”的学说,肯定“气”是弃充塞宇宙的实体,由于“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形聚为物,形溃反原”,物 质的气不生不灭。批判佛、道两家关于“空”、“无”的观点。指出气“一物二体”,存在着对立矛盾,为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天地变化,二端而 已”。猜测到事物对立面统一的某些原理。他认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仍倾向于矛盾的调和。提出事物有两种变化形式;变(显著变化)与化(渐变)。 在认识论上提出“有物则有感”,“因物为心”,承认认识来自外界事物,但把认识分为“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主张“德性之知,不萌于见闻”。从人和物 同受“天地之气”以生出发,强调“无一物非我”,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在人性学说上提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对立的命题;在教育思想上强调 “学以变化气质”。其思想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与周敦颐、程颐、朱熹并称。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等,编入《张子全书》中。
四、作家作品
1.作品概述
张载是道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著作有《正蒙》》、《横渠易说》、《张子语录》等,后世集有《张载集》。
张载还提出了“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境界标准,既不是“长生”,也不是“超生”,而是“乐生”,这才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2.重要作品
《正 蒙》是张载的主要作品,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 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
五、创作背景
张 载是北宋著名思想家。儒学在北宋得到一定复兴。儒学的复兴,首先得力于统治者的需要、爱好和提倡。赵匡胤虽戎马一生,但在北宋王朝建立之后却深知可以马上 得天下,但无法以马上治之。他不仅自己独喜观书,手不释卷,且严格要求臣下都要积极读书,以知治国之道。于是在北宋王朝的官僚队伍中,自始就形成一种重文 轻武的风气。在提倡读书的同时,赵匡胤竭力褒扬孔子和儒学,所有这些,对宋初儒学的复兴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统 治者对儒学的厚爱激励着儒生们奋发求学,贡献智慧,儒生们的奉献也确乎没有辜负统治者的期待。北宋涌现出周敦颐、程颐、程灏、张载、朱熹等一大批卓越的思 想家。而张载的著作一直被视为理学的经典著作。程颐对他的《西铭》尤为推崇,这主要是因为《西铭》中所体现的道德理想新建构基本解决了宋以前儒者所面临的 理论困难。
六、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本文有些拗口,请大家先朗读几遍。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上几遍,看看你能体会到几层意思?
2.课文分析
乾称父,坤称母。
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完美而且直接地体现了对天与地的亲近感。这是伦理情势发端之所。张载抓住了这个源头,它也是礼仪之源,因为家庭是最早的教化和言语形成的场所,是启发和启蒙心性的位所。
?
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虽然从家庭的角度和父母卑微的身躯来看,是藐小的,但是,在这个渺小的生活境遇中已经展现了亲和的大法则。个体既是藐小的一员,也是精神完足的一员。
?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也充塞、构成了我的身体;气在天地之间的流行化运的秉性也是我的天性。
?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CYB-H氧化锌避雷器在线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 成都川高电气技术有限.DOC
- 西方哲学家能够因应时代及社会实际的状况提出一系列新的概念加以.DOC
- SDGP2017-041-1项目说明 - 山东政府集中采购网.DOC
- 西太平洋暖池的跃变及其气候效应-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PDF
- 西太平洋暖池表层暖水的纬向运移-海洋学报.PDF
- SCT-200 单节电池容量测试系统.PDF
- 西安中地置业项目报告表-西安人民政府.DOC
- 西方进化论与近代中国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PDF
- SDP-3054 母线PT 监测装置产品使用说明书 - 株洲南车机电科技有限.PDF
- 西太平洋暖池热状态变异及其邻近地区对流活动特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