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尼克松访华及中国电视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尼克松访华及中国电视发展

尼克松访华及中国电视发展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对中国的访问震撼了世界。这一事件不仅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界传播史上,尼克松的访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尼克松制造的这一轰动世界的新闻,成就了国际新闻电视直播,也成就了《纽约时报》记者马克·思弗兰克尔获得普利策奖。但许多人不了解的是,这一事件对中国电视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电视技术上中美之间的巨大落差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电视技术处于世界最发达行列。1960年,美国有440个高清电视台和75个超高清电视台,87%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视机。到1965年,美国所有电视网播出的节目均以彩色为主,93%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视机。1964年,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成立,1965年6月28日,被称为“早起的鸟儿”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一号发射跨大西洋信号,随后,美国和日本之间进行了第一次电视传输。 伴随美国电视技术的进步,电视新闻报道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尼克松在电视报道中饱经失败与成功的波折,深谙电视报道对其政治生命的作用。在其出访中国的随行记者团中,电视媒体记者是最庞大的群体。 美国总统的出访总伴随着强大的记者团,这既是发达的美国信息社会的特点,也是一种需要。美国总统出访期间,每天要举行新闻吹风会,通过卫星传递电视节目,并随时进行电视的现场转播。可在当时,这对中国是极为新鲜的事儿,甚至闻所未闻。 当时中国黑白电视的发展水平、电视的普及率远远落后于美国,彩电研制刚处于起步阶段,电视节目的类型也极为有限。因此,凭中国的电视水平,无法担负尼克松访华活动的电视报道。于是,在基辛格第一次访华后,保障尼克松访华期间实时通讯和电视发送转播的地面卫星站问题成为谈判的重要技术问题,也是在具体层面操作最多的事务。 一场关乎主权问题的谈判 在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同周总理的最后一次会谈中,双方确定了将巴黎作为今后秘密的联系渠道,美方提出其驻法武官沃尔特斯将军为美方代表,中方提出我驻法大使黄镇为中方代表。从此,巴黎成为中美关系发展史中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双方代表传递着两国领导人致对方的重要讯息。 尼克松访华是中美两国由长期对抗开始走向和解的重大转变。两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即将举行的首脑会晤。为了保证圆满完成这次历史性的访问,尼克松派基辛格第二次访华。第二次访华前,基辛格几次前往巴黎与黄大使会商尼克松访华日期、会谈议程、新闻报道和安全保卫等问题。随同基辛格来的有后来担任驻华大使的温斯顿·洛德、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将军等。 1971年8月16日,基辛格、沃尔特斯和洛德,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向中国方面提出了尼克松在华期间的通讯问题和媒体报道安排。9月13日,基辛格与黄镇大使会晤。基辛格提出,尼克松访华期间前往中国的记者人数至少是100到150人,而且技术问题需要提前着手。由于看到黄镇大使对这一数字的迟疑态度,在这次会晤过程中,基辛格没有提出用于通讯和电视传输的卫星地面站问题。 中美两国通过巴黎渠道商定,基辛格一行将于1971年10月20日来华访问。这次基辛格来访的随行人数相当于尼克松总统访问的全部人马,并要乘坐从未在中国领空飞行过的美总统专机来华。商谈的问题,既有重大的政治问题,又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 1971年10月20日下午,周恩来总理会见了第二次来访的基辛格一行。当天会谈的技术内容主要是尼克松访华期间的通讯问题,基辛格提出要确保尼克松访华期间可靠、快速、安全的实时通讯。自10月21日起,双方进行分组会谈。周总理同基辛格会谈实质问题。在真诚协商下,双方就用于尼克松通讯和新闻采访、报道、电视转播的通讯技术问题顺利达成协议。 通讯技术问题的讨论是以20日基辛格向中国提交的美国总统出国访问媒体报道各项技术事宜的册子为基础的。在向周恩来总理递交了他们事先准备好的配有图片和文字说明的技术手册之前,基辛格用尽例证向周恩来总理说明卫星通讯技术的必要性和媒体安排人数的最低限度,并反复强调不可因技术问题干扰了这次重大访问。卫星地面站主要解决的是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的电讯沟通问题与新闻报道问题。基辛格对此进行了长篇大论的陈述后,周总理做了简明的总结。 电视转播是美国总统第一次中国之行的必备项目。美方提出要使用通讯卫星进行最快速的报道,但当时中国还没有这种设备。于是,周恩来总理与基辛格进行了反复磋商。出于先前对美国来访人员数字的大幅度删减,周总理同意将美国随同来访人数定为350人,其中包括80名记者。对于卫星地面站的问题,周恩来总理设想了两个解决方式,一是购买的方式,另一个是租用的方式。周总理还提出可否由中国建造通讯卫星站工作室,然后向美国租用他们安置的设备,或是由中国政府出资买下供美方使用的通讯卫星,然后租给美方使用。对此基辛格表示,可能只有他和尼克松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