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表达技巧之识别
诗歌表达技巧之难点突破 一、对比(衬托) 1、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岁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解析】诗歌将“去岁”“人面桃花相映红”和今年“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情景对比,表达作者访人而不得见的遗憾。 2、杨 花 (唐)吴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百花长恨风吹落,惟有杨花独爱风。 【解析】作者用“百花长恨风吹落”反衬“杨花独爱风”,托物言志,表现对自由的追求。 3、次韵梨花 (宋)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解析】诗中用“各相红”“桃花人面”反衬“天然玉作容”的梨花,表现梨花的天然无饰、冰清玉洁。 4、菊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解析】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赋予菊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二、烘托——渲染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与金樽。 【解析】这首诗第一句对比,说百花凋零,唯有梅花鲜艳亮丽地开放。后面主要用烘托的方法:清浅的泉水烘托梅花疏落有致的身影;朦胧的月色烘托梅花淡雅清幽的香气;用鸟儿想落还先偷偷睁眼把梅花张望,用粉色的蝴蝶也对梅花痴迷神往,烘托梅花分外美丽。从而表现出梅花淡雅高洁、美艳不俗、只可远观、不可近狎的品格。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析】诗歌前两句用“黄云”“千里”“白日”昏暗、大雁南飞、北风劲吹、大雪纷下的情景,极力渲染送别时天气的恶劣,更能渲染出作者激励友人的一腔豪迈之情。 三、动静结合(动静相衬) 冬 柳 (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解析】诗的前两句,写冬柳的环境和形态,是静景;后两句,写枯枝断落、寒鸥惊飞,是动景。让人仿佛感受到冬天早晨江边的寒洌、冷清。 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解析】诗中写道,泥土酥软,燕子双双飞来飞去,暖和的沙滩上,一对对鸳鸯静睡不动。全诗紧扣春天这个中心,动静结合,色彩明快,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机。 芦 花 (唐)雍裕之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解析】诗中“摇浪花”“浑似雪”两个比喻,一个偏重于动态形象的描绘,一个偏重于静态色彩的描绘,把秋风吹动芦花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并通过月光下芦花茫茫一片的景象,营造了朦胧、安谧、纯净的美好境界。 四、虚实相生(虚实相衬、虚实对比) 春 思 (唐)李白 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解析】诗歌前四句是思妇想像的边地之景,和丈夫回归时自己的情感,是虚写;后两句是思妇看到春风吹动罗帏时的心情,是实写。虚实相生,既表现了思念痛苦,又表现了思妇的忠贞。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解析】诗中两次写到“巴山夜雨”。第一次实写,是作者身临其境之景;第二次虚写,是作者想像团聚时刻、西窗共话时的回忆之景。由此来表现作者对对方的思念之情。 望江南 (南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解析】词的前两句是实写,表现自己的遗恨;后三句是虚写,表现自己梦中回到江南、依旧过着繁华似锦的生活的情景,虚实对比,更突出亡国之痛。 五、比兴 离 思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解析】作者用历经沧海其他的水就不能算水、看过巫山云彩其他的云就不能算云,用“花丛”比喻“女群”,并说自己“懒回顾”,来比喻自己只钟情于妻子一人,表达对亡妻的思念。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解析】诗歌开头用眼前之景“杨柳青青江水平”起兴,引出下文,听到“郎”在“江上踏歌”之声,进而引发想念之情。 六、托物言志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解析】作者将“南陌”杏花与“北陂杏花”对比,托“北陂杏花”言诗人刚强耿介、高尚纯洁的自我人格。 云 (唐)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解析】诗歌托物言志。夏天,大片旱苗将要枯死。但云彩却忽而倒映水中,忽而隐藏山后,忽而轻云片片,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