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问题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问题探析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问题探析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一常见、耗资大、致残率高的心脏疾患,急性心肌梗死(简称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的临床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药物、介入及药物与介入治疗的联合应用等都取得了显著疗效,如何提高护理技术水平,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特点、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其相关的护理,心理护理。 关键词:急性; 心肌梗死;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07-01 1 AMI的发病特点 多突然发病。约有50%~81.2%的病人在起病前数日至数周有先兆症状,其中最为常见的为新出现心绞痛,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变为不稳定型,且发作频繁,程度较重,时间较长,硝酸甘油疗效较差,心电图呈现明显缺血性改变。心前区疼痛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常伴有恶心、呕吐、大汗、血压波动,患者有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部分病人疼痛可向上腹部、下颌、颈部、背部放射而被误诊。有文献报道部分病人以无痛性或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不典型病例,应注意观察,提高警惕。李淑艳等调查发现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与季节及24 h时间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每年10月底至翌年4月中旬寒冷季节易发病。每天22时至翌日11时易发病。叶安丽等观察到AMI多于5~10时和19~24时发生。日本的小川久雄调查心肌梗死508例的发病时间,认为在午前8~9时存在一发病高峰。所以在发病高峰时段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 急性期护理 2.1 休息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所有的治疗及生活护理由护士协助完成。 2.2 合理氧疗持续吸氧,流量为5~6L/min,疼痛减轻或消失后流量减少到3~4L/min,维持1~2d。有效的氧疗可提高血氧含量,增加心肌氧供,改善心肌缺氧,缩小梗死范围。 2.3 止痛临床常用:①度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注意呼吸功能的抑制。②硝酸甘油0.3mg或消心痛5~10mg舌下含服,静滴硝酸甘油,注意心率和血压。另外,胸段硬膜外阻滞能抑制胸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并可消除AMI时疼痛。 2.4 CCU监护AMI患者入院后立即进CCU,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电示波心率、心律、血压等。 一般监护3~5d,有并发症须相应延长监护时间。 3 药物治疗 3.1 溶栓药 3.1.1 我国常用的溶栓药物为尿激酶(UK)、链激酶(SK)及重组-组织性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rt-PA)。临床研究证明, rt-PA 50mg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安全,其溶栓效果明显优于尿激酶,并能减少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并且纤溶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MI的预后。所有文献均强调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6h内溶栓效果最好, 12h内易有效。早期溶栓可以缩小梗死范围,提高闭塞血管的再通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3.1.2 护理:溶栓前抽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4项、心肌酶、做18导联心电图、询问有无溶栓禁忌症。溶栓药物输入太慢会降低疗效,一般将尿激酶或链激酶加入100ml葡萄糖液体中在30min内输完,先快后慢,临床上思凯通应用较多。也可将rt-PA 50mg用5%GS50ml溶解后,静推8ml (8mg); rt-PA 42ml (42 mg)用微量泵以28ml/h的速度泵入,于1?5h泵完。溶栓开始后每半小时描记1次18导联心电图, 2h后改为1h 1次, 6 h后改为4h 1次, 24h后改为每日1次,观察ST段回降及T波的改变。AMI的病人进行静脉溶栓时,抬高的ST段迅速回落是梗死血管再通的标志之一,预示缺血心肌获得挽救。每次心电图导联的位置严格固定,以免因位置差异影响分析结果。严密观察病情和并发症的发生:胸痛缓解情况、出血倾向、再灌注心律失常、低血压的出现。部分病人还可发生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及猝死等,床旁应备有除颤器、呼吸机。 3.2 抗凝药: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水蛭素是各类冠心病、AMI溶栓或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的常规抗凝及不稳定心绞痛的主要治疗药物。临床多用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观察注射局部有无淤斑淤点,身体其他部位有无出血,如牙龈及内出血等。不稳定心绞痛病人接受阿司匹林加肝素治疗比单独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MI或死亡的危险性下降33%。阿司匹林加肝素治疗的好处可能是因为防止了已形成的栓子的传播,并为内源性纤维溶解争取了时间。 3.3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是冠心病的常规用药能预防血栓,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常规在发病后即刻嚼服适当剂量的阿司匹林,然后每日1次顿服。但阿司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