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迁急区间
* * * * * * * * * * * 早川學者進行遷急區間分析分為兩個步驟, 1進行運算河道梯度。 * 河道梯度運算示意圖,而本文以每80m唯一取樣間距 * * * * * * * 此圖ABC三種不同面積高度曲線,所呈現之地形形態特徵有所差異。 * 台灣地區地形演化受構造活動作用 * 此圖為Strahler學者與Ohmori學者提出之地形演化示意圖,本文則採用Ohmori學者所提出之地形演化模型。 該模型受構造活動作用下而逐漸改變其地形形態特徵,並非Strahler所提出之演化說法。 * 本文運算之資料來源為,主要為40m2之數值高程模型 * 該分析工具為ESRI公司所開發之ArcGIS軟體,進行萃取DEM上的空間資料。 * 本研究區域為陳有蘭溪集水區,研究區域內因涵蓋了玉山北向坡面高程範圍介於3852至302公尺,高程差距相當大。 * 本文 * 此圖為構造地形指標分析流程圖,按原使資料輸入,其所代表之地形形態、分析方法、地形參數、其各代表性,至最後地形指標的應用 * * * * * * * * 此圖維測高曲線分析示意圖,為一定高程h與集水區高程插H之比值,與一定高程h以上所涵蓋之水平面積與集水區總面積之比值的關係曲線。 * 為探討研究區域內不同地質分區之遷急區間分佈頻率。並以陳有蘭溪斷層為界進行區分地質分區。 * 研究區域遷急區間分佈結果, * 研究區域遷急區間於不同地質分區,發生頻率分析結果與,學者於2006年分析結果相符, 其原因為沉積岩區域岩性強度較低,故亦受沖刷侵蝕等作用而均夷,河道坡度呈現平緩。 而變質岩區域岩性強度較高,且岩性差異較明顯,容易產生差異之現象,使河道梯度產生明顯變化。 * 研究區域遷急區間於不同地質分區,發生頻率分析結果與,學者於2006年分析結果相符, 其原因為沉積岩區域岩性強度較低,故亦受沖刷侵蝕等作用而均夷,河道坡度呈現平緩。 而變質岩區域岩性強度較高,且岩性差異較明顯,容易產生差異之現象,使河道梯度產生明顯變化。 * * * * * 針對兩位學主所提出之遷急點判釋方法進行比較, * * 資料分析 材料與方法 文獻回顧 前言 為探討研究區域內不同地質分區之遷急區間發生頻率。 研究區域內以陳有蘭溪斷層及沙里仙溪斷層為界,斷層西側屬沉積岩分區,斷層東側為輕度變質岩分區。 * * 結論與建議 結果與討論 遷急區間(knickzone) * * 遷急區間 分佈圖 資料分析 材料與方法 文獻回顧 前言 * * 結論與建議 結果與討論 陳有蘭溪遷急區間發生頻率 岩性 河道總長度(km) 遷急區間數 頻率(km-1) 沉積岩 104.268 15 0.144 輕度變質岩 48.977 17 0.347 本研究區位之分析結果與Hayakawa et al. (2006)針對日本地區境內不同地質材料,遷急區間發生頻率分析結果相符。 資料分析 材料與方法 文獻回顧 前言 * * 結論與建議 結果與討論 陳有蘭溪遷急區間發生頻率 主要原因為沉積岩區域岩性強度較低,故亦受沖刷侵蝕等作用而均夷,河道坡度呈現平緩。 而變質岩區域岩性強度較高,且岩性差異較明顯,容易產生差異之現象,使河道梯度產生明顯變化。 資料分析 材料與方法 文獻回顧 前言 藉由繪製河道縱剖面示意圖,可清楚呈現河道縱剖面梯度分佈與河流坡降指標分佈情形。 並標註該河段斷層通過區位,以解析該指標對於構造活動的辨識度。 * * 結論與建議 結果與討論 河流坡降指標(Stream gradient index) * * 河道分佈圖 * * 資料分析 材料與方法 文獻回顧 前言 結論與建議 結果與討論 * * 資料分析 材料與方法 文獻回顧 前言 結論與建議 結果與討論 * * 資料分析 材料與方法 文獻回顧 前言 結論與建議 結果與討論 資料分析 材料與方法 文獻回顧 前言 本文探討Douglas and Robert (2001)應用河流坡降指標做為偵測遷急點分析方法與Hayakawa et al. (2009)提出的遷急區間分析方法兩者之相關性。 * * 結論與建議 結果與討論 河流坡降指標(Stream gradient index) * * 資料分析 材料與方法 文獻回顧 前言 結論與建議 結果與討論 * * 資料分析 材料與方法 文獻回顧 前言 結論與建議 結果與討論 * * 河流坡降指標分佈圖 * * 資料分析 材料與方法 文獻回顧 前言 結論與建議 結果與討論 研究區域內面積高度積分HI值,涵蓋範圍為0.219 至 0.563。 其中並無凸型之測高曲線。 * * 資料分析 材料與方法 文獻回顧 前言 結論與建議 結果與討論 資料分析 材料與方法 文獻回顧 前言 故藉由K-S常態分佈檢定方法,輔助HI值於劃分地形演化階段的不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十二章 人为灾难的医学救援.pptx
- 030904《项目实施进度里程碑确认单》.xlsx VIP
- 治疗篇第六章骨伤科四肢病证推拿讲解.ppt
- 2025年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3《Keep Fit》(Section A 1a-1d).pptx VIP
- 福特嘉年华说明书.pdf
-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员及使用人员岗位职责.pptx VIP
- 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df VIP
-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题(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