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抗抑郁药对人究竟有害还是有益.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抑郁药对人究竟有害还是有益

抗抑郁药对人究竟有害还是有益抑郁,已经是当今时代常见的心理疾患,而服用抗抑郁药则是抑郁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近年一些研究发现,抗抑郁药可能导致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高危险的自杀倾向和自杀率,因而,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提出警告和强制措施,要求药物公司在百忧解一类抗抑郁药物包装上贴上醒目的黑色警告标签。2005年7月,FDA又提出警告,抗抑郁药也可能导致成年人较高的自杀危险,因此需要密切监控服药者。 抗抑郁药对人到底有害还是有益,这些对治疗抑郁症是非常重要的。 评估抗抑郁药要客观和独立 为了客观独立地评估抗抑郁药的实际效果,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在第一项研究中,格雷格里E?西蒙等人分析了在1992年1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服用抗抑郁药的65103人的记录,同时比较他们在服药前后的自杀企图率和自杀死亡率。研究人员发现,在服药治疗开始后的第一个月,病人的自杀企图降低了60%,而且在以后仍继续下降。抑郁症患者中总体的自杀危险是青少年高于成年人,尽管服药后自杀危险减少了,但两者的自杀危险比例仍然相当(青少年高于成人)。研究人员特别评估了10种最新抗抑郁药,最典型的是百忧解,它们受怀疑最深,但研究发现它们的危险性甚至更低。西蒙等人得出结论说,也许抗抑郁药仍然对一些人产生负面作用,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抗抑郁药不会增加自杀的危险。当然有相当一些人对这些药物敏感,因此大夫应当细致监测他们的病人。但平均而言,大多数病人并不处于高度危险。即使有危险,相对于有严重自杀企图和死于自杀来讲也是轻度危险。 第二项研究是对一个大型的服用抗抑郁药试验的评估,目的是为现实生活中的抗抑郁治疗提供第一手分析资料。这个试验有2876名成年人参与,他们在美国全国41个地方的诊所、精神病医生的办公室和初级卫生机构办公室服用抗抑郁药Celexa,为期14周。评估的结果是,在平均服药8周内,28%~33%的病人抑郁症状获得了完全的缓解,10%~15%的病人得到某些改善。 全面评估还需时日 对于上述研究结果,结论是,没有迹象证明抗抑郁药增加了自杀危险。 第二项研究的负责人拉什认为这个研究还将继续下去,主要是评估对药物不起作用的病人如何进行最好的治疗,包括是否有其他的药物或联合用药治疗,并获得疗效。美国精神病学会研究主任达雷尔研究非常重要,它们证明抗抑郁症药的治疗是有效的,来自抑郁症的危险远远大于治疗的危险。 但是,也有负面的评估。其他一些医学专业的人员,甚至包括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专业的人员,却质疑这些研究结果,认为这些研究并非能证明抗抑郁药的有效性,也不能证明抗抑郁药比安慰剂更有效或更安全。譬如,英格兰普利茅斯大学的心理学家欧文“我不认为这些研究非常有价值”。 批评者还指出,这些发现同样显示出大多数抑郁病人并没有从抗抑郁药中获得益处。威尔士的加迪夫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大卫 与此同时,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一些研究表明,虽然多数成年病人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治疗抑郁症有益或无害,但也有个别病例报告证明,服用该药与自杀有关联。目前,FDA也正在进行对服用抗抑郁药有自杀企图的成人的评估,但使用的是现有的临床资料,预计这一评估会很快完成。到时,对抗抑郁药的评价可能更为全面,对该药的治疗政策也许会有较大的变化。 所以,目前抗抑郁药并非不能用,但对于抑郁症患者是否使用抗抑郁药有几个原则。在治疗开始后第一周或剂量更改(增加或减少)时,应密切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自杀倾向;治疗开始后如病人症状恶化持续存在或出现自杀倾向,应考虑停药或更换药物;应告诫病人或医务人员监测病情是否恶化,是否出现自杀或自残的想法或行为,一经发现应立即就医。 编辑/谭明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