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唐代诗歌艺术表现手法
浅议唐代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开始就已开创了中国独具魅力的诗歌文学,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光辉历史。而在这在历史长河之中,唐诗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样屹立于古典诗歌的巅峰,被后代人所效仿。作为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一定的技巧。
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谢榛《四溟诗话》)诗人的主观感情是由客观外在之景而引发出来的,是融化、寓含在景物描写之中的。即所谓的“景中情”,要求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这才是诗歌的“妙”境。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首诗写作者风雪之夜投宿山村的情景。暮色苍茫,苍山的轮廊愈来愈模糊:天气寒冷,山村的茆舍显得更加萧条冷落。“苍山”“白屋(茅草屋)”是荒漠的山村景象。“柴门闻犬吠”一句,则在“白屋”的全景中突出了“柴门”,投宿人愈走愈近,“白屋”的“柴门”已依稀可见。但作者又不直写所见,而是通过一个“闻”字诉诸于听觉,写从柴门外传来的狗的叫声。狗叫,即衬托出山村凄凉荒寂的环境气氛,又点明了陌生人投宿的情事。这句诗写得生动、真实,勾画出了特征性的山村景象,“风雪夜归人”是全诗的主句,画面的中心。显得十分醒豁,诗人以“风雪”为背景,突出了“夜归人”的形象。时至夜晚,风雪交加,苍山茅舍已蒙上了一层白色。这时有人顶风冒雪,沿着崎岖的山路,向着“白屋”的“柴门”走来。虽然夜色沉沉,但那茫茫的白雪,却映照出他清晰的身影。这句诗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明,蓄意丰富,耐人寻味。
二、寄情于物,托物言志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屈原《九章》中的《橘颂》开创了咏物诗体的先河。而后唐人咏物诗歌的灵魂就是托物寄兴。这种“寄情于物,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诗人吐露自己人生理想与追求的载体,是诗人的“自画像”。例如号称“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名作《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此诗是诗人因上书议论政事,触怒了皇后武则天,被陷下狱。在狱中听到蝉声有感而作的一首咏物诗,首二句以蝉起兴,即物咏怀。三四句由蝉说到己身。“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这联诗乃全篇警策,具有“托物寄兴”的特点。诗人抓住寒蝉羽弱、声寂的特征,刻画了它在秋天艰苦挣扎的情状。看似写蝉,实则以蝉自喻,托物寄兴。蝉在秋天的艰难境遇,正象征着诗人自己的不幸遭遇。诗人借咏蝉寄托了自己“患难”中的愤慨,既蕴藉含蓄,又写得气势非凡。以蝉自喻“托物连类以形之”“借物引怀以抒之”。
三、寓动于静,以动衬静
唐代诗人在表现幽静的境界时,经常采用以动写静的手法,出入之鸟,来去之云,过往之鹿,开落之花,以及游移不定的月光,这些独自活动的客观景物,是以幽寂的环境为参照线索而出现在人的视野中。使人由点上的动联想到整体的静,在动与静的鲜明对比中,倍加感受到整体环境的幽静。例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一首写春夜山林的寂静的诗。此诗的主旨是“夜静春山空”,但诗人所描绘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首句静中有动,是以花落的动态,衬托人心境的闲静。二句“静”、“空”二字,突出了幽寂境界的特征。后两句写“月出”之动,“鸟鸣”之动。在动与静的对比中,加倍的烘托出月夜空山的寂静。同时,又借助于声动,更加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可见,诗人在对自然美的凝神观照中,其心境与景境相融合,真正领悟到“静中之动”的“妙心”。
此外,唐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还有:虚实结合,正侧结合、借用典故,直抒胸臆,意象妙接等等。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能够让我们体会到阅读诗歌的乐趣,在诗歌中倘佯,品味诗人的境遇,从而领悟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美。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议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之几点.doc
- 浅议冬季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doc
- 浅议创新作文教学误区及对策.doc
- 浅议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模式.doc
- 浅议创新人才培养中大学创新文化建设.doc
- 浅议创新思维在建筑设计中应用.doc
- 浅议创新教育下高中语文教学.doc
- 浅议创新教育中物理教师角色更新.doc
- 浅议创新理念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体现.doc
- 浅议创新能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doc
- 2025年许昌市建设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三门峡市水利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杭州市民政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泰州市审计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三门峡市文化和旅游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四川省建设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初级消防员职业鉴定模拟题与答案.docx
- 2025年襄樊市水利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丽江市审计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潍坊市建设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