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城市街道改造及更新
浅议城市街道改造及更新[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汽车“蚕食”城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街道活力随着尺度的增大而流失,街道交通随着不合理的设计而无序,街道环境随着车辆的增多而恶化。人行道不知起自何方,伸向何处,也不见有漫步的行人。快车道则抽取了城市的精华,大大地损伤了城市的元气。现代城市模式对汽车交通的过度偏爱,造成了城市中街道空间的不和谐和人性的缺失。城市街道空间作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场所和公共舞台,如何有序地处理行人、车流、街道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城市街道改造与更新研究的首要工作。
关键字:城市街道;改造;更新
中图分类号: D26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城市的街道属于谁
城市街道是反映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它所包含的种种元素以及功能使其不仅仅是作为连接两地的交通通道,更是反映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和窗口。它给人提供城市最直观的印象。无论是城市内的居民,还是外来的观光游客,都要通过街道来感知、领悟和熟悉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的街道甚至能代表着一座城市,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回忆和联想。所以街道不仅仅是汽车的通行道,还是市民的公共空间,需要我们合理分配这项宝贵的公共资源,从而用最简单且廉价的方式提高全体市民的生活质量。
2、我国城市街道现存问题
(1)空间缺乏“场所精神”
主要是指街道空间序列不明显,未形成富有层次、特色鲜明的街道空间,缺乏既适合人的活动又满足景观需要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街道缺少活力。
(2)景观缺乏地域特征
主要是指街道景观环境缺乏特色,缺乏体现当地的特点。现在有些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大量充斥罗马柱廊、欧式建筑。这些潮流般的庸俗模仿,对我国街道空间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
(3)交通环境“重车不重人”
现状道路交通设施的设置随意,使各种车混行,人行、车行随意穿插,缺乏有序的设计组织。
3、当代国外城市街道改造与更新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速度”成为城市街道改造与更新的主要因素,街道的主要功能是城市交通。由于过分追求等级化和功能化布置,城市空间的地域性特征逐渐消失,街道空间蜕化为纯粹的交通空间。这不仅破坏了城市街道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最终导致了城市郊区化和街道荒漠化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可持续性街区和多功能街道为基本特征的新街道设计范式,使得城市主义街道设计逐步发展起来。
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地的城市主义街道设计范式迅速发展,出现了城市复兴计划、城市生活街道计划、城市国民住宅改造。街道从单纯的交通通道转变为多样性的复杂空间。很多国家都先后实行了步行优先、多种交通方式共存、合理限制机动车速度,某些地段实行人车共享等策略。
20世纪80年代的新城市主义认为街道空间应成为一种社交场所,人们的交往活动应使街道成为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新城市主义提倡在街道两边安排充足的人行道和行道树,建立室内和室外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视觉和行为上的联系。鼓励人们在街道上行走和停留,使步行成为一种生活和交通方式。
到了90年代,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出现,“生态街道设计”、“绿色街道设计“等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街道改造更新理论试图不断完善人、车、环境及社会的关系,通过城市街道的改造和更新,使其向着和谐、健康、生态的方向发展。
4、现阶段城市街道改造与更新的措施
(1)保持街道的生机与活力
首先,街道不仅仅可供进出,同时又是社交表现的舞台。在街道改造和更新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人性化的外部空间设计,使之与城市街道生活紧密结合。通过街道改造与更新,使街道两边的建筑尽量向街道开敞,形成室内外相互渗透的空间。街道两边建筑临近空间的渗透性和开放性可以保持街道景观的视觉连续性和丰富街道空间的活力,创造出富有生机的引人入胜的场所与人性化街道空间。
(2)完善人行道配套环境设施
人行道应该提供完善的街道设施,如设计适宜的人行道宽度,设置座椅、花坛等街具,提供足够的道路照明,标识醒目的交通指示,便捷的公交交通站点,预留残疾人通道等。合理利用公共空间,为人的坐,行、动提供方便。公交候车站、公共电话亭、公共厕所、报刊亭、宣传栏、垃圾箱、公共小品等街道公共设施应更加完善,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街道生活空间。
(3)确保行人的安全与舒适,改善路口行人穿越的环境
街道空间是以流通性为主要特点的公共空间,它承载着城市的人流、物流、车流,解决流线干扰,组织合理的城市交通道路,保证行人安全和交往是街道更新设计的基本问题。通过路幅设计及道路交叉口设计的简单调整,减少行人穿越街道的困难,提高出行的安全性,形成利于步行者通行的人行道空间。
(4)提高交通的可达性与有序性
在后汽车时代,步行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与写作.ppt
- 2019年7月安徽省砀山县事业单位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pdf
- 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2024.pptx
- 证券从业人员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doc
- 小学家长会英语老师课件.pptx VIP
- 第七单元《红楼梦》薛宝钗、林黛玉人物形象赏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VIP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pdf VIP
- 春季学期《工业控制网络》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