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和70~130 cm(土样L) - 土壤
生物通风法修复柴油污染土壤模拟实验研究
刘沙沙1,2, 陈志良1,董家华1,彭晓春1,徐玉新2
(1.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 5106551;2.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
5000(Ⅰ柱)、10000(Ⅱ柱)、20000(Ⅲ柱)、40000(Ⅳ柱) mg油kg土各柱的柴油去除率为Ⅱ>Ⅰ>Ⅳ>Ⅲ,Ⅱ柱土壤pH值58.27%和31.87%,柱Ⅰ最小X53
柴油的需求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增加,柴油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不仅破坏土壤结构,而且对人类和生物也造成严重危害[1]。国内外学者对此类土壤的治理做了大量研究,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而生物通风法(Bio-venting,BV)作为物理与生物修复法相结合的一种土壤修复技术对柴油污染土壤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2]。国外针对修复过程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影响因素及实地应用已开展大量研究[3-6],国内主要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生物通风修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含水率、柴油浓度、土壤孔隙度、通风方式等)、污染物的衰减规律等,还未见实现工程应用的报道[7-9]。本实验在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有机玻璃柱Φ250×2×1000),装填实地采取不同深度的土样以期更好的模拟实地柴油污染土壤的生物通风修复过程,对不同初始柴油浓度污染土壤的降解规律进行研究,阐述各土柱不同取样口总石油烃(TPH)的变化规律,并对其降解半衰进行了研究,对柴油去除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不同作用在生物通风修复过程中所做的贡献,以期为的中试实验及现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土壤取自广州市南沙区,深度分别为为20~70 cm(土样T)和70~130 cm(土样L),土样去杂、风干后过2 mm筛备用,其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
表1 实验用土的基本理化性质
Table 1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for experiment
土样 密度(gcm3) pH 有机质(%) 速效氮(mgkg土) 有效磷(mgkg土) T 1.18 5.56 0.99 1317 114.21 L 1.19 7.92 1.13 53.3 42.02 实验用油为市售0#柴油,仪器主要包括有机玻璃柱、玻璃转子流量计(LZB-3WBF),无油真空泵(AP-992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759),超声波清洗器(KQ3200DE),水浴恒温震荡器。
实验生物通风系统如图1所示,有机玻璃柱内径0.25 m,高度1 m,在距土柱顶部0.04 m和底部0.07 m处设辐射板以保证均匀布气,侧壁在距柱底0.91、0.81、0.71、0.61、0.51、0.41、0.31、0.21和0.11 m处分别设9个取样口,依次标记为A、B、C、D、E、F、G、H、I,各取样口用橡胶塞密封。柱体顶部设有中央出气孔,经活性炭吸附瓶、玻璃转子流量计后与抽气泵相连;底部侧壁设有进气孔,与玻璃转子流量计相连,流量计的另一端接注气泵。图1 生物通风实验装置示意图
Fig.1 Sketch of the bio-venting experimental device
将柴油与二氯甲烷按比例混合(每100 g柴油+25 m二氯甲烷的量比)后倒入实验需要的土壤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待二氯甲烷挥发完毕,将营养物质溶解于蒸馏水并与微生物菌悬液混合,然后加入到油污土中,使土壤的初始含水率控制在20%左右,静置二周后装柱。柱底部辐射板上铺3层不锈钢丝网(防止筛孔被堵塞),然后分层装入0.08 m干净土样,0.30 m油污土、0.44 m油污土,最后加盖0.04 m的干净土样,A-E取样口处均为T土样,F-H取样口处为L土样,土柱装填完成后立即开始实验。
本文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来研究不同初始柴油浓度下污染物的去除规律,实验在室内自然条件(温度27±5 ℃、相对湿度70±20%)下进行,实验采用抽气-注气相结合的通风方式,每天通风8 h,通风速率为300 mmin。实验设计4根土柱,初始含水率均为20%,N:P为15:1,初始柴油浓度分别为5000(Ⅰ柱)、10000(Ⅱ柱)、20000(Ⅲ柱)、40000(Ⅳ柱)mg油kg土。定时从各取样口取土样测定土壤TPH、pH值、含水率、速效氮和有效磷、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
由于土柱取样口较多,除对每个取样口的TPH浓度变化进行分析外,其它指标的值是对各个取样口土样所测值求平均数,T土样的值是B、C、D和E取样口数值的平均值,L土样为F、G、H样口数值的平均值。
1.4.1土壤TPH浓度的测定取0.5 g土壤样品装入40 m棕色样品瓶中,用移液管加入10 m二氯甲烷,拧紧盖后放入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