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习题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汉语习题下

思考与练习一 一、举例说明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 二、根据谓语的性质划分,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语译全句: 1、吕公者,好相人也。 2、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3、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4、贡之不入,寡君之过也。 5、计者,所以定事也。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7、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8、法术者,乃群臣人民之所祸也。 9、此二人者,皆圣人也。 10、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 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 三、举例说明,根据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我们可以把叙述句分成哪两大类? 四、举例说明什么是语义上的被动句? 五、举例说明什么是形式上的被动句? 六、指出下列形式被动句的特点,并语译全句: 1、失礼违命,宜其为擒也。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申狄徒谏而不听,负石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4、赵军为秦所坑于长平之下。 5、随之见伐,不量力也。 6、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7、故桓公之兵横行于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 8、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 思考与练习二 一、翻译全句,并指出句中前置或提前宾语及前置或提前的原因: 1、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2、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 矣。”曰:“有恸 乎?非夫人之为恸 而谁为?”(论语·先进) 3、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商君书·更法) 4、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诗·魏风·硕鼠) 5、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6、“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孟子·告子上)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8、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礼记·礼运) 9、谏而不入,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 10、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二、指出下列句中名词充当的状语,分析其所属的类型,并翻译全句: 1、孝景时,(郅)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史记·酷吏列传) 2、(苏秦)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宴,郊迎三十里。妻侧目以视,倾耳以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一) 3、(重耳)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国语·晋语四) 4、知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韩非子·十过) 5、日吾固告君曰得众。众不利,焉能胜狄?(国语·晋语二) 6、使我甲兵顿獘,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国语·吴语) 7、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孟子·滕文公下) 8、舜勤于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 9、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史记·商君列传) 10、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 11、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13、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14、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四) 15、射之,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三、翻译下列文字: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思考与练习三 一、以下是从《史记·苏秦列传》中依次摘出的句子。请指出活用为动词的名词,说明活用的条件,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 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9、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 10、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11、其从者有一人独未得报,乃前自言。苏 秦曰:“我非忘子。子之与我至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时,我困,故望子深,是以后子。子今亦得矣。” 1 2、今来而王不官臣者,人必有以不信伤臣于王者。 13、且异日济西不师,所以备赵也。 1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