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最古典的方法, 做最创新的事.pdf
用最古典的方法, 做最创新的事
采访 / 林文玲、陈芳毓 撰文/ 陈芳毓
访谈结束后,我们与联强国际总裁杜书伍在总部会客室拍照。他倚着桌上一尊水月
观音木雕取景,不忘「炫耀」这个价格不到台币5000 元的新搜藏品。
空档,聊起某科技大厂将斥资30 多亿台币兴建研发总部。联强在全球虽有5 个超
过5000 坪的物流运筹中心,但位在民生东路的企业总部,依然是租赁而来。对照
之下,显得特别「节俭」。
我们幽了杜书伍一默,说身在fancy (花俏)的科技业,他显得非常classical (古
典)。 「你要这么说,我也不反对。」他呵呵地笑了起来。
除了招牌双排扣西装和两撇小胡子,杜书伍还有很多「古典」的部分。
科技日新月异,他最喜欢的话题,却数十年如一日,所有媒体专访主题,谈的都是
「思考」;
管理理论推陈出新,他的哲学却是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执行长们习惯亲自抓订单、掌研发,他却自诩是公司的「脑」,为保持思虑清明,
不应酬、不赶场;
杜书伍独树一帜的古典风格,让联强率先建立许多改变业界生态的做法;1986 年计
算机化系统建置完成后,效益更开始高速起飞。
对内,他要员工做月报,训练分析能力;升迁得写升等报告,规画学习目标;总管
理处单一窗口化,简化公文往来流程。
对外,1990 年「内勤业务员」的业务制度,把订货流程从1 天以上,缩短到10 分
钟;1993 年「一日三配」的物流改革,降低经销商囤货风险;2000 年「两年保固」
和「30 分钟完修」的服务创新,奠定品牌地位。
这些虽不是令人兴奋的产品创新,却都是扎实的系统管理功。他一层层垫起竞争高
度,让联强在20 年间,营业额成长超过600 倍;也一寸寸降低管理成本,筑起营
业费用比例低于对手3%的「抗炸钢板」。
原来,用最古典的方法,做最创新的事,就是「联强学」万变不离其宗的那句话。
Q:你说过,你只管「大事」和「小事」。但你在推动「小事」的时候,怎么去设
想最后那个「大事」的架构或体制?
A : (只手托腮,沈思约18 秒)我用两个点来说明这件事。我很喜欢思考,思考的
时间长了,就会不断地拆解东西,拆解到最后,其实有点「万变不离其宗」。我也
喜欢观察,观察久了以后,许多事情都会进到脑海,冥冥中你会抓到很多基本元素,
很多大架构都是从这些基本元素垫上来的。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就深信,很基本的东西,就是要先做。做起来之后,渐渐有一点
像是在堆积木,只有几个基本型态,就可以拼凑成各种不同的变化。
接下来你就可以发想,企业要继续发展、提升,还需要做到某一件事(伸出食指);
而这件事,就是先前建立的10 个基本元素中的某3 个凑起来的。
用人:养成「将才」的思考习惯
了解别人的工作,累积格局
Q:什么是关键的基本组件?
A :企业是「人」跟「组织」结合起来的。要建立组织制度,第一是态度要「重视」。
许多人知道制度很重要,但只是空喊口号;第二是推动要有「毅力」。制定制度会
受到很多挑战,所以不能轻易放弃;第三是执行要「持续」。第一版的制度通常比
较粗糙,但执行过程中,你会陆续发现很多没被纳进来的细节,要一个一个把它加
进来。制度不是写出来之后就放在书架上供起来,必须要不断修改、精进。
建立制度时,要尽可能形成员工「自我管理」的机制,否则管理成本会太高。比如
说,劳资法规定,请病假要扣半薪,有些公司还要求附医生证明。但是,医生证明
造假很容易;而有人小感冒就请假,有人重病还是来上班,这又要怎么分辨?
我认为,知识工作者是没有上下班的「界线」的。工人每小时在生产在线做多少事
是一定的,因为制度会控制他每分钟的产出;知识工作者在公司做8 小时,却可能
什么成果都没有,但回家后还是得继续思考。
所以,除非恶行重大,否则知识工作者不该在「请假」这件事情上被斤斤计较。在
联强,我们从不执行扣薪,也不管请假类别,只管总请假天数。请假天数超过规定,
就会反映在红利上。
Q:那人才的基本组件是什么?
A :第一个关键,是思考习惯。
能够胜任主管的员工,我称为「将才」。将才有几种思考习惯,有系统、有结构、
要拆解、要整理。把相关的因素一起考虑,会让你的思考范畴变大,变周延。同样
做一件事,将才不会只考虑自己的工作,他会连别人的份也想进来。他会想:「我
的工作跟你、跟你、跟你(轮流指着在场所有人)有关。所以,要把我的工作做好,
一定要先了解别人的工作。」这些习惯都是在累积「格局」。
怎么同时关照别人、别部门的工作,甚至整个公司的运作呢?(拿起采访大纲示范)
我如果只要看这几个字,就这样看(把头靠近纸张);但要看到整页,头不抬起来,
就看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