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2012.1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文阅读2012.11

古诗文欣赏阅读 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 蝶恋花①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问: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A、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 B、二句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使得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这实际是诗人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 C、三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却正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 D 、第四、五句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只写出了景不含情感。 答案 D 小结一 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设立了目标,开始奋斗,却发现前途漫漫,不知从何处开始,又往往找不到能帮助自己的人,所谓万事开头难也! 第二境界: 柳永《蝶恋花》(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训练 ① 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伫倚”句中,“危楼”指高楼,“望极”是极目远望的意思。 B“草色”句中,“残照”点明离别的时间为黄昏,“会”是领会、理解的意思. C“拟把”句中, ‘拟”有模仿、效法的意思,“疏狂”是狂放不羁的意思. D“衣带”句中,“衣带渐宽”指身体逐渐消瘦,“伊”旧时他(或她), “消得”是导致、致使的意思. ② 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黯黯生天际”是说“离愁”从天边生起,想象奇特。 B“拟把”一句是说企图借酒力摆脱离愁。结果是饮而无味,可见离愁之深重;用的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C柳永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他委婉、含蓄的风格,通篇没有直抒胸臆的句子。 D.最后一句表现出词人对爱情的执著、热烈和大胆,极富感染力。 小结二 努力奋斗,经历风雨,或被淹死,见彩虹。体会亚圣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关键是:无怨无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 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阅读这首词,完成1 一2 题 2008年 1 .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花千树”、“星如雨”形象的写出元宵佳节花灯满树,焰火漫天的景象。 B . “宝马雕车香满路”句描绘出有钱人家骄奢糜烂、寻欢作乐的奢侈生活。 C . “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表现出通宵欢娱、彻夜歌舞的热闹景象。玉壶,指月亮;鱼龙,指鱼灯、龙灯。 D. “蛾儿雪柳黄金缕”句,用三种当时妇女插戴的装饰物,代指打扮漂亮的观灯女子。 2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作者用生花妙笔描绘出元宵佳节火树银花、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笑语不绝的繁华景象。 B .作者极力渲染热闹的气氛,意在反衬“那人”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性格。词人对“那人”的追求,实际上是表达作者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质. C . “灯火阑珊处” ,作者借此表现了要实现理想就要耐得住寂寞、甘于淡泊这一旨意。 D .辛弃疚的这首词一反豪放激昂的风格,而显得含蓄婉约,这说明作者创作风格的多样化。 小结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胡寄垣(明)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