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朝的法律制度.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夏商朝的法律制度

法的起源 习惯与法律的区别 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意志。 社会舆论;国家强制力。 阶级社会国王的权威是建立在残酷的刑罚基础上的。 二、我国古籍中对刑、法、律 、礼的释义 (一)刑 ①刑罚 ②法,如:《禹刑》、《汤刑》 奴隶时代法通称为刑。 刑起于兵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法律最早称为刑,战争则称为兵。刑与兵的关系也就是法律与战争的关系。 《汉书·刑法志》说:“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轸;薄刑用鞭扑。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 ”甲兵、斧钺是兵器,也是杀俘虏的工具。以兵器为刑具,以战场为刑场。 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原始习惯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礼法 血缘纽带得到进一步加强 部族统治者的权威不断加强 刑起于兵 礼的起源应该是多元的,饮食、生产礼仪都可能是礼产生的重要途径 礼源于祭祀 礼,本来是一种盛玉的器皿 ,即表示一个盛有双玉的奉事神和人的器皿。指奉神之事,即祭祀。当这种器皿广泛用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后,它就成了奉神祁福的专用和祭神敬祖仪式的代名词。 我们知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生产中逐渐上升为主导地位,并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新的家庭组织——一夫一妻的个体家庭。这种男子在经济上优势的增长,使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拜转为对社会力量的崇拜,妇女对丈夫的尊敬,后来扩展到夫权制大家庭的家长及其家族的祖先。 法、礼、律 《说文解字》: 法者,刑也。平之如水,从水; 廌(zhi),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律 律,最初上指调整乐器音调的工具。《说文解字》:“律,均布也。”后来,借作法律,比喻如调音律一样均平调整人们的行为归于一统,普遍适用。律的含义又比法进了一步。 一、夏朝法律制度 1、奉天罚罪的法制观 神权法思想 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 《礼记 .表记》:“夏人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 2、“禹刑” 3、夏台 (一)禹刑 禹刑:“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是夏朝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为追念其先祖而命名为“禹刑”。 “夏正刑有五,科三千条”:意思是夏朝刑罚体系由墨、劓、刖、宫、大辟五刑组成,共三千条。 (二)“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威侮五行: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星,泛指天象。引申为对上天不敬。 怠弃三正:三正及三卿。引申为不重用臣。 出自《尚书●甘誓》,是夏启讨伐有扈氏的依据。 (三)“昏、墨、贼,杀。” 《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昏:“己恶而掠美为昏”。自己有了罪恶 而掠取别人的美名来掩饰。 墨:“贪以败官为墨”。贪婪败坏官纪为 墨(不洁)。 贼:“杀人不忌为贼”。肆无忌惮的故意 杀人为贼。 (四)“吕命穆王,训夏赎刑” 赎刑:指用钱赎罪。在当时指的是用青 铜来赎罪。 (五)“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夏朝的刑罚原则。即与其错杀无辜或轻罪的人,宁可违反常规或不用常法,甘冒漏杀有罪者的失误 。 这一原则体现了慎罚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 (六)监狱的设置 圜土:监牢的形象名称。在地下挖圆形的土 牢或在地上围起圆形土墙,以监禁罪犯, 防止其逃跑。 商汤的首领曾被囚于“夏台”这个地方,而“夏台”又叫“钧台”。所以后来“夏台”、“钧台”都成为夏朝监狱的代称。 (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1、 立法概况: A、继续沿用原商朝部落某些习惯和夏朝颁布的对商又行之有效的法律;同时根据新情况颁布一些命、诰、誓等。 B、汤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是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 2、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a、斩、戮 b、炮铬 ,让有罪的人在浇了油、底下烧火的铜柱上走。 c、醢(hai) ,把人剁成肉酱。历史上有醢九侯的案件。 d、脯,把人晒成肉干。历史上有脯鄂侯的案件 e、劓殄(yi tian),即族诛。 d、断 手,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罪名 (1)舍弃啬(se)事:不种植庄稼。 (2)不从誓言:不听从商王的命令。 (3)不吉不迪:行为不善,不按商王指出的正道办事。 (4〕颠越不恭:不遵守法纪,不恭敬国王,狂妄放肆。 (5)暂(jian)遇奸宄(gui):欺诈奸邪,犯法作乱。 (6)不有功于民:禁止无故动用民工。 三风十衍罪 这是商初的官刑,商初统治者总结夏朝灭亡的教训,为永保王室之盛隆,做官刑,以警戒公卿百官,严禁“三风十衍”。 三风:巫风,淫风,乱风。巫风是指沉湎歌舞;淫风:贪财好色、游猎无度、怠惰政事;乱风是指狎侮违背圣人之言、拒逆不纳忠直规劝、疏远年长德高之人;亲近

文档评论(0)

hello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