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2015中考语文总复习第7讲 课外文言文阅读
第7讲 课外文言文阅读 考纲考情分析 备考复习指导 考纲考情分析 备考复习指导 新课标对课外文言文教学和评价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借助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虚词。中考的阅读材料适度向课外延伸。因此,在文言文复习和教学中要紧扣教材,立足学生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形成。 课外文言文的考查通常以四类题型为主: 一、带点词注解 考查内容以文言实词为主,以常见虚词为辅。实词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古今异义词;(2)通假字;(3)词类 四、阅读理解 主要通过简答题的形式来考查。内容包括:概括分析(中心、人物形象、情节、思路等)、写法探究、比较辨析、延伸拓展(开放性试题)等。这既可以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也可以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材料、运用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这种题型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备考时应在夯实文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阅读的方法和答题的技巧。 解答方法与步骤: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 以,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 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楚人学舟”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就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看到“言默戒”这个标题,可联系学习柳宗元“三戒”中《黔之驴》,推测这可能是一篇关于“言默”的讽刺短文。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 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 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需要注意的是,若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结合语境推断法——词语解释题 此法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词义、会用联想法判断同一 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含义,掌握文言文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 2.左顾右盼句读法——文言断句题 给文言文断句,其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通篇文章的领会。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除此之外,还应掌握必要的句读方法: 方法1:看人物,读对话。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对话标志语“曰”“云”“言”“白”“语”“道”“谓”“对”等,是帮我们快速断句的好帮手。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方法2:找名词,看代词。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 (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方法3:观首尾,找虚词。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请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方法4:明修辞,助判断。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前后呼应,形式对应,内容关联(或对比,或并列,或总分),更是帮助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好帮手。除了以上这些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借助文言习惯句式来帮助我们来断句。 ①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有何……”的倒装) ②何……为(何辞为?) ③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④得无……乎(得无异乎?) ⑤其……乎∕也∕耶 ⑥安……哉 ⑦ 况……乎 总结口诀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6. 26个英文字母-复习课件-1字母闯关游戏(共30张PPT).pdf VIP
- 上海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卷 模具工(四级)考场、考生准备通知单02.doc VIP
- 健康险手册使用说明.pptx VIP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课件.ppt VIP
- 饲料添加剂项目企业经营战略手册(参考).docx
- 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
- 数字智慧方案5496丨商业综合体地块智能化系统设计汇报方案(66页PPT).ppt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1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城投集团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2018版).docx VIP
- 量子之年:从2025年从概念到现实报告(英文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