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徽号、谥号和年号(已校对,无错误).doc

庙号、徽号、谥号和年号(已校对,无错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庙号、徽号、谥号和年号(已校对,无错误)

庙号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去世后,后人在太庙之中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庙号,意思就是皇帝在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商朝所建立的可谓最原始的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中兴者曰“中”(中宗且乙)。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 自从始皇帝建立华夏第一个集权皇朝——秦朝之后,将庙号连同谥号制度一并废止。原因是“谥号”的定夺将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与庙法。 汉朝时期,兼采传承自商朝时期的庙号制度及来自于周朝的谥号制度。初时,汉朝对于庙号仍本着商朝时期的初衷,庙号的给予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 到了唐朝开始,原本慎重严谨的庙号制度大为放宽,除了部分亡国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因此原始的四种庙号不敷使用,因此逐渐参考谥法订出新的庙号,不过甫开国的前几代君王,其庙号大多仍使用传承自商朝的原始四个庙号。而也是自唐朝以后,庙号在前、谥号在后的连称方式,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而由于唐朝之前的皇帝并非人人有庙号,而谥号从周武曌开始,帝王的谥号字数不断增加,到明清甚至增加到十七字,称呼上有所困难;又因为唐朝以前的皇帝有庙号者较少,所以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明帝(隋炀帝),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皇帝有庙号者占绝大多数,所以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盖棺论定的功用。 特殊情况 明朝的基业是由朱元璋所建立,其称明太祖,而由于朱棣推翻其侄的政权,等同于创立基业,其庙号初为明太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改崇庙号为明成祖。 清朝起于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部落,清朝建立时追封为清太祖,而清朝所统治的地区基本是顺治帝在位时所占领,故顺治帝也被视为开创之君,是为清世祖,此后康熙帝由于平三藩、征准噶尔等军事成就,被群臣认为“名为守成,实乃开创”,故成为清朝第三个称祖的皇帝,庙号圣祖。 中国帝王庙号列表(含谥号) 1.太祖 中国庙号()列表 姓名 庙号 谥号 在位年份 履 商太祖 太武王 前1600年-前1589年 刘邦 汉太祖 高皇帝 前206年-前195年 曹操 魏太祖 武皇帝 (魏世祖追尊) 孙权 吴太祖 大皇帝 222年-252年 司马昭 晋太祖 文皇帝 (晋世祖追尊) 桓温 楚太祖 宣武皇帝 (楚武悼帝追尊) 刘渊 前赵太祖(高祖) 光文皇帝 304年-310年 慕容皝 前燕太祖 文明皇帝 333年-348年 冯跋 北燕太祖 文成皇帝 409年-430年 张轨 前凉太祖 武穆王 (前凉高祖追尊) 苻洪 前秦太祖 惠武皇帝 (前秦高祖追尊) 姚苌 后秦太祖 武昭皇帝 384年-393年 石虎 后赵太祖 武皇帝 334年-349年 吕光 后凉太祖 懿武皇帝 386年-399年 李皓 西凉太祖 武昭王 400年-417年 乞伏炽磐 西秦太祖 文昭王 412年-428年 沮渠蒙逊 北凉太祖 武宣王 401年-433年 刘卫辰 夏太祖 桓皇帝 359年-391年 拓跋力微 北魏始祖 神元皇帝 220年-277年 拓跋郁律 北魏太祖 平文皇帝 316年-321年 刘义隆 南朝宋太祖 文皇帝 424年-453年 萧道成 南齐太祖 高皇帝 479年-482年 萧顺之 南梁太祖 文皇帝 (南梁高祖追尊) 陈文赞 陈太祖 景皇帝 (陈高祖追尊) 拓跋圭 北魏太祖 道武皇帝 386年-409年 高欢 北齐太祖(高祖) 献武皇帝 (北齐显祖追尊) 宇文泰 北周太祖 文皇帝 (北周世宗追尊) 杨忠 隋太祖 武元皇帝 (隋高祖追尊) 李虎 唐太祖 景皇帝 (唐高祖追尊) 武士彠 武周太祖 无上孝明高皇帝 (武曌追尊) 朱温 后梁太祖 神武元圣孝皇帝 907年-912年 李克用 后唐太祖 武皇帝 (后唐庄宗追尊) 郭威 后周太祖 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 951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