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五--兰亭集序--2014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诵读积累 了解王羲之本文写作背景,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句。 合作学习—问题探讨 了解作者情感起伏变化,分析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探究学习—生存选择 探讨古人对宇宙、人生的不同看法,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正音 熟读成诵 诵读提示: 第一段:基调应清新明快。 第二段:作者由和朋友的欢乐相聚联想到人生的际遇和时光的短暂,字里行间充满流连忘返的惆怅和对盛事不常的无奈。朗读时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 ,语调由第一段的清新明快而趋于和缓。 第三段:以陈述语气朗读。 问题导读 1.听说过王羲之吗?你印象中他是怎样一个人?他生活在怎样一个时代? 2.你如何理解本文题目? 3.诵读全文,梳理思路,把握要点。思考作者的情感有什么起伏变化?是如何表达这种起伏变化的? (1)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信可乐也”? (2)作者因何而“痛”? (3)作者是如何表达“悲”的? 4.“序”这种文体一般包含哪些内容?本“序”体现在哪些地方? 王羲之生活的时代 当时黑暗、动荡的政治环境。司马氏政权起家手段之阴谋歹毒,在当时和后世都为人所批评,而他们所建立的王朝,其龌龊险恶也令正直士人几乎无法容身。西晋立国之初,为了强迫时人认同其政权的合理性,不惜举起屠刀,杀了何晏、嵇康等一批名士。这种血腥的强权手段,固然收到一定效果,迫使一些桀骜的名士不得不屈服,但也摧毁了当时士林的风气:既然儒家所倡导的正直、进取乃至狂狷都无处施为,那么道家的全身远祸、修真养性便占了上风,这种时代心态进一步发展,便表现为玄学发展到后期的放达,士人们不再关注责任、家国、天下等“大”的概念,而是转而追求任情自适,甚至流于放诞荒唐。 背景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就是保全性命。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人生短促,即使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此处之“痛”,痛在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短暂。 写作背景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为过“修禊日”宴集于此,列坐于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飘流至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这次聚会有26人作诗37首,集结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作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兰亭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江南著名园林。 理清思路—信可乐也 时间 地点 事由 人物 环境: 活动: 天气: 活动: 理清思路—岂不痛哉 理清思路—岂不痛哉 理清思路—悲夫 问题导读 3.作者是如何表达不同的情感的? (1)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信可乐也”? “信可乐也”,借助宴集美景描写叙述来表达“乐”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宴聚乐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美景乐 “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畅叙乐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乐 修禊 修禊是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祈福消灾的仪式。出自《论语》,“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问题导读 (2)作者因何而“痛”? 在议论和叙事中引发“心痛”: 用“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句承上启下,引发对生活的感慨。再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皆在美好时光中“快然自足”,事过境迁,又留恋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 。接着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水到渠成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 问题导读 (3)作者是如何表达“悲”的? 在议论时事中表达“悲”情。 作者越是感叹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无奈,越是体现出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著。 这里的悲是一种“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的积极。 序 序,是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 序的体裁,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近似论说文,后代有的还很像是抒情散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序不多见,突出的典型为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序 书序的特点:介绍成书经过、陈述作品主旨、说明编写体例、评述相关情况等。 作诗的缘由: “兰亭”“修禊”“群贤毕至”。 诗集的内容: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成书的经过: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 写序的目的: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问题探讨 1.兰亭宴集,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