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俗摄影-文学教育读本.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1 民俗摄影 民俗摄影的形成及其发展前景 民俗摄影的形成 1、民俗摄影的内涵 民俗摄影,简言之就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 在我国,民俗摄影是摄影艺术与民俗学相结合而产生的 一个新型摄影门类。它以拍摄纪录,搜集整理和抢救中 华民族的民俗文化遗产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要真正认识民俗摄影,必须分别对民俗学和摄影有 一定了解。关于摄影,是人所共知的,且《民俗摄影基 础》(上册)已有介绍,这里无需赘言。而对民俗学则需 要稍费笔墨进行探讨。 ☆民俗学简介: 民俗学作为一门科, 大致起源于欧州。 英国考古 学家汤姆斯于公元 1846 年时,将撒克逊语的“FOLK” (民众)和“LORE”(知识)合而为一创造“FOLKLORE” (“民俗知识”或“民众学问”这个新名词;1878年, 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民俗学组织--英国民俗学 会,并创办了第一本民俗学杂志:《民俗学刊》(《FOLKLORE 用;并由开始时的“民众知识”或“民众学问”,逐渐 成为既指民俗事象,也指研究民俗事象的科学了,国际 上主张民俗学运动发端于十九世纪的英国,至今民俗学 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2 民俗摄影 我国民俗学运动,当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前夕, 1918年2 月开始的征集歌谣活动为其发端。1927年后, 民俗学又在我国南方崛起,以广州中山大学为中心,办 起了《民俗》周刊,较系统地把西方民俗学理论介绍到 中国。三十年代后,我国民俗学逐渐与民族学、人类学、 社会学等学科密切联系起来,较为突出的是杭州的民俗 学研究活动。三十年代中期,北方以北大学者为中心, 在民俗学研究方面再次活跃。四十年代以后,在解放区 的革命文艺工作中,民歌和民间艺术被广泛重视,并得 到搜集和研究。 但是,从整体上说,在这二十多年中,尤其四十的 代以前,民俗学调查搜集的虽然是中国的民俗,但研究 的理论与方法,基本上却是西方的。直到今天,我们还 没有来得及着力建立中国自己的民俗学体系。这不能不 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民俗学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均有较密切的关 系。但它发展到现在能从人类学与民族学中独立出来的 事实,就足以说明它具有不同于它们的研究对象。 人类学研究的重点是人类的史前时代与不开化民 族,探求的是人类和文化的根源。而民俗学的研究却既 不局限于史前时代和不开化民族,也不是只研究人类初 期的一般文化现象。它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包括 史前时代,有史时代以至现代的各历史时期的民族民俗 的传承文化现象。 民族学的研究范围要比民俗学广阔得多。民族学可 包括氏族、部落、部族、资本主义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 五个模式或五个发展阶段。民俗学的着眼点则放在研究 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为主的传承文化现象的性质、状况、 3 民俗摄影 特点,揭示它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这些传承文 化现象,对整个民族来说,只是它的一个方面。 社会学与民俗学也存在交叉关系。社会学是研究社 会结构、功能以及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 领域比民族学更为广阔。社会学对社会组织、社会结构 和社会功能、社会变迁的研究,为研究民俗事象产生的 社会原因及其社会性提供了条件。但社会学的范围只限 于文明社会的结构,它研究的重点不是文化传承,而是 社会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