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扬州慢(公开课用).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扬州慢(公开课用)

/csli/cloud/cloud/mingjia/32/yangzhouman.mp3  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 扬州富庶甲天下。《资治通鉴》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姜 夔(kuí) (1155 — 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pó】阳人. 一生经历:少年孤贫,屡试不第, 终生未仕,布衣终生 。一生靠卖字 和朋友接济为生,周游四方,耿介 清高 。 创作内容: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 作品风格:精工典雅,意蕴谐婉,但也有用典过 多、词意幽晦 等特点。 慢词介绍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朗读指导:语速慢,较舒缓 扬州慢 小序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写作时间 淳熙丙申至日 所见所闻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感情基调: 怆然 写作缘由 感慨今昔 他人评价 有《黍离》之悲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姜夔(kuí) 朗读注意:①感情基调——悲怆 ②节奏 ③一字逗 思考: 一:上一片哪个词可以概括今日的扬州城特点? 二:昔日的扬州城是怎么样的呢?请用红笔画出来。 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读 空城 尽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桥边红药年年为谁生 声 ――清角吹寒 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 扬州富庶甲天下。 《资治通鉴》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名都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用典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二十四桥 尽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 见闻 空城—名都 眼前空城之景是作者看到的,而名都则是作者化用的诗句联想到的。一虚一实,虚实相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杜牧笔下曾经流淌过无数赞美扬州诗文,可是面对今日的扬州,杜牧极度的惊讶,再有才华也难赋深情的诗文来了。 侧面烘托“空”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只有一弯冷月、一泓寒水与一座孤桥 应为:冷月无声荡波心 空 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空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姜夔(kuí) 二听 剧变原因? 巨变原因 创作背景 :1127年,“靖康之变” 【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这一年,四万金军铁骑南下,马踏中原,如入无人之境,连破北宋二十七州,最后攻陷北宋首都东京开封,俘虏太上皇宋徽宗和皇帝宋钦宗,裹胁他们及其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连同大量文物财宝北归,北宋亡国】 。后来在北宋的半边废墟上重建的南宋,是一个更加虚弱的王朝,金兵频繁发动的大规模南侵,使它长期面临着覆亡的严重危机。 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大举南侵,曾攻破扬州,烧杀掳掠。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 1176年,虽然已过十五年,作者路过扬州,扬州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联想昔日的繁盛,不禁思绪翻滚,感慨万千,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