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因组时代林木抗病分子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Biotechnology,2017,37(6):114123
DOI:10.13523/j.cb
基因组时代林木抗病分子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徐媛媛 俞翰炳 吴飞华 吴晓梅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杭州 310036)
摘要 林木的分子病理学研究长期以来落后于农业作物病理学。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问世,
林木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2006年至今,杨树、云杉等重要森林树种的全
基因组测序相继完成,这为全面解析林木的抗病过程提供了遗传背景。同时,转录组学和全基因
组关联分析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快速地积累大量的数据,从而为揭示林木和病原菌之间的分子互
作机制奠定了基础。近两年来CRISPR/Cas9基因编辑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创新不断。高效的分子
生物学技术结合基因组学研究有利于林木育种的研究。以下阐述了林木对抗病原菌入侵的生理
机制,综合论述了近十年来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在木本植物分子病理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总结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抗病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期
为林木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木 分子病理学 高通量测序 转录组学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 Q819
林木具有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 学和转录组学的应用标志着林木病理学的研究进入一
态效益,同时也是主要的可再生生物能源物质。森林 个新时代。本文拟在基因组时代的背景之下,就近年
病虫害不断影响和威胁着林业的生态及经济效益。深 来林木抗病分子机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高通量测序
入探究林木如何抵御病虫害及其两者间的互作机制可 技术在林木分子病理学研究中的作用与面临的挑战进
以加快抗病林木品种的选育,有利于进行科学防治,也 行综述与分析。
可为相关部门制定林业管理政策提供数据支撑。但
1 林木抗病机制特点
是,林木具有生命周期长、不易获得基因突变体等特
[1] 通过模式草本植物及其相关突变体的分子生物学
点 ,使得其抗病分子机理的研究滞后于草本植物,尤
其是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 研究,人们已对草本植物如何响应病原菌(包括真菌和
木本植物的抗病分子机理与模式草本植物相 细菌)的侵染,以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有了较为明确的
[2] 认知。植物可通过病原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似 。但林木作为多年生植物,其生长速度和进化速
率低于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更远远低于活跃的病原菌。 recognitionreceptors,PRRs)来鉴别绝大多数与病原菌
林木是如何利用其基因组中的有限"工具"去感知和抵 相关的保守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molecular
御进化速度快且种类繁多的病原菌呢?这是目前林木 patterns,PAMPs),并激发植物基础免疫机制,而一些病
病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原菌可释放效应物(effector)抑制其宿主植物的基础免
近年来,高通量 的基 因组学 和转 录组学 疫响应。此时,植株可进一步通过抗性(resistance,R)
(transcriptomics)研究是林木抗病领域的热点,也是深 蛋白去识别病原菌效应物及其导致的变化,产生由效
[3]
入理解林木与微生物交互作用的强有力手段。基因组 应物激发的免疫 。这两种免疫响应通过植物激素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