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间的全景课程
时间;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 转瞬即逝???稍纵即逝
风驰电掣??? 岁月如流??? 白驹过隙???一日千里
时光飞逝??? 光阴如水??? 一日三秋??? 呼吸之间
俯仰之间??? 斗转星移??? 昙花一现??? 浮云朝露;年 月 日;;;时针;;一、特定称谓计时法;古人还根据天上有没有月亮和月亮的圆缺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晦就是月终;朔是初一;弦分上弦(就是每月的初七、初八)下弦(每月二十四、二十五);望就是十五。;一月月亮变化图;古人又根据日夜的轮换,把一天分为若干时段。比如按照太阳的出没,分为日出、日中、日入。日出也称为旦、早、朝、晨;日入称为夕、暮、晚、昏,也称为日夕。;二、干支计时法;;;三、五更计时法; 《劝学》 【唐】颜真卿 ;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因此又有“晨钟暮鼓”之说。
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7:00)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19:00)击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苍狗白衣催日月,晨钟暮鼓度春秋;;四、时、刻、字、秒、忽计时;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昼夜共有二十四分,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这个“分”不是现时的分钟,而是“字”,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符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麦芒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秒指细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
;刻以下为“字”(5分钟),
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即15:50。
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 “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 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淡忘,而“小时”则沿用至今。;中国古代三大计时工具:;一、圭表;二、日晷;;;“漏”。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沙漏;大明灯漏;水运仪象台;水运浑天仪; 古埃及、巴比伦的计时制度 不等时法: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把昼夜各分为12时。他们以日出为昼始,正午为昼6时;日没为夜始,子夜为夜6时。因为一年四季昼夜长短不等,不同季节每小时的实际长度也是不相等的。这种计时法传至欧洲,一直使用到公元十四世纪(见埃及古代天文学)。等时法:公元前八世纪,为了满足天文学的需要,古代巴比伦人制定了等时法。他们把一天分为24个等长的时段,即24时制。等时制后来由喜帕恰斯和托勒密继承下来,并规定以正午作为一天的开始。这种计时法常应用于天文学,也称“天文时”。由于它对日常生活不太方便,从1925年起改为以子夜为一天的开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