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给公众的指引.PDF

预防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给公众的指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给公众的指引

頁編號: 1/3 Pág. n.o 文件編號 072.CDC-NDIV.GL.2016 Inf. n.o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政 府 日期: 01 / 02 / 2016 Governo da Regiã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Data 衛 生 局 Serviços de Saúde 預防寨卡病毒病 (Zika Virus ) -給公眾的指引 2016.09.07 更新 寨卡病毒病是一種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的傳染病,此病毒與日本腦炎病 毒、黃熱病毒及登革病毒相似 ,為黃病毒屬的一種,主要有非洲型和亞洲型兩個亞型, 目前被認為是由伊蚊傳播的疾病。 寨卡病毒病最早是在 1947 年於烏干達的寨卡森林中分離出來。過去只有非洲少 數人類病例的報導,直到 2007 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爆發疫情及 2013 年 10 月於法屬玻里尼西亞疫情。2015 年 5 月,美洲的巴西首次爆發寨卡病毒,據目前 資料顯示,2015 年巴西的新生兒小頭畸形病例激增,考慮與孕婦受蚊叮咬感染寨卡病 毒有關。至今,除非洲和美洲多國發現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例外,有部分亞洲和歐洲國 家出現散發病例的報告,這些病例都是其居民在外遊期間被感染。 寨卡病毒被認為是一個會持續擴展到新地區的新興傳染病,引起全球重視。 香港於 2016 年 8 月 25 日確診首例輸入性寨卡病例,而新加坡由2016 年 8 月 27 日出現首例本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至今已累計超過百名病例。 1. 傳染源 病人和隱性感染者 2. 傳播途徑  蚊媒傳播:主要通過被感染的伊蚊叮咬傳播給人類。  母嬰傳播:少見 ,但證實寨卡病毒可通過胎盤由母親傳染給兒。  輸血傳播及性接觸傳播 。 3. 潛伏期及傳染期 一般為2-7 天。最長可能達2 周。 4.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衛生局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傳染病防治暨疾病監測部 SS-CDC-NDIV TEL: +853FAX: +853E-MAIL: ndiv@ssm.gov.mo 頁編號: 2/3 Pág. n.o 文件編號 072.CDC-NDIV.GL.2016 Inf. n.o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政 府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