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特别行政区支援四川地震
香港特別行政區支援四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建議援建的臥龍自然保護區項目簡介(只有中文)
臥龍自然保護區概況 1963年成立臥龍自然保護區
1983年成立臥龍特別行政區,與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合署辦公,並管轄臥龍鎮、耿達鄉
200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總面積20萬公頃
總人口約5500人,藏、羌、回民族佔75%以上。農業人口約4500人
人均可支配收入2870元
野生大熊貓143,佔全國的10% (2000年調查)
圈養大熊貓128只,佔全世界的60%
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57種、珍貴瀕危植物24種
建議的援建項目 兩類重建項目 (共23項,估算約16.07億港元) 恢復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及保育科研設施 (共10項)
重建基礎及公共設施 (共13項) 恢復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及保育科研設施 恢復棲息地植被- 對被地震破壞的大熊貓悽息地,恢復森林植被。共1個項目,估算約1.26億港元
重建巡護監測路網、“五一棚”大熊貓野外生態觀察站及3個保護站,以管理保護區20萬公頃土地及恢復對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巡護和監測工作。共5個項目,估算約0.58億港元
重建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及新建都江堰大熊貓救護與疾病控制中心- 在臥龍境內,異址重建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作為集大熊貓科研、人工繁育、野外放歸培訓於一體的綜合性基地。另外在都江堰興建一個大熊貓救護與疾病控制中心,主要功能為滿足野外大熊貓救護和大熊貓流行疫病控制的需要。共2個項目,估算約2.57億港元。
改建原中國臥龍大熊貓博物館為“臥龍邛崍山系世界自然遺產地自然與地震博物館”,以記錄臥龍的地震和重建,及展出邛崍山系的自然資源及生態。共1個項目,估算約0.62億港元。
建設“數字臥龍”系統,功能包括對野生大熊貓及野外放歸大熊貓的追蹤監測研究、監測大熊貓生態環境、森林防火、公眾及科學研究資訊交流。共1個項目,估算約1.3億港元。 重建基礎及公共設施 恢復電力能源- 修復被地震破壞的輸電網及電站,及擴建一個電站,以解決電力供應問題。共1個項目,估算約3.7億港元。
重建教育基礎設施- 將區內原有8間中小學合併為2間,其中一間會建成十二年一貫制學校,集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於一體。共2個項目,估算約0.65億港元。
重建醫療衛生基礎設施- 在臥龍鎮及耿達鄉重建醫院、疾控中心、急救中心及衛生站。共1個項目,估算約0.28億港元。
建設社會福利院- 地震令農村民房和耕地受到嚴重破壞,耕地減少令青壯年需要到區外打工,一些老年人將無人照管。需要在臥龍鎮和耿達鄉各建1所社會福利院,安置老年人和地震受傷人員60至80名。共2個項目,估算約0.13億港元。
重建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和職工工作用房- 重建被地破壞的管理局辦公大樓、事業辦公用房、職工住房等公共用房,以恢復管理局的正常運作。共1個項目,估算約1.31億港元。
重建道路交通及供排水設施- 修復區內被地震破壞的道路、安裝標誌標牌、重建供水廠2座及其他供水設施。共3個項目,估算約1.49億港元。
垃圾處理和轉運系統- 建立一套健全的公共衛生設施、垃圾處理及廢物回收系統。項目包括設置有機垃圾處理廠和有機肥料加工廠、公共廁所等。共1個項目,估算約0.1億港元。
地質災害治理- 對重要的地質災害點進行防護和治理,以減低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共1個項目,估算約1.76億港元。
鄉土文化災後恢復重建- 修復土廟、喇嘛廟、三義廟等宗教建築;修復臥龍關老街,重現茶馬古道上的驛站風情。共1個項目,估算約0.31億港元。 發展局
2009年1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