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称论文发表五四前后关于儿童公育的争论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职称论文发表五四前后关于儿童公育的争论
儿童共育是康有为在其代表作《大同书》中首次提出了系统的儿童公育思想,设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完整的学前公共
教育体系。本文主要针对五四前后关于儿童公育的争论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职称论文发表范文。
〔摘要〕 清季以来,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一部分思想激进的读书人放弃了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传统社会模式,
转而构建不独子其子、不独亲其亲的大同社会,即儿童出生之后,交由公立机构养育、教育。这样,男女双方只需生
育而无抚养、教育的责任。他们相信这不仅有助于实现教育平等和社会的根本改造,而且可以藉此将妇女从育儿的责
任中彻底解放出来。不过,这一事关儿童的讨论,却忽视了儿童自身的诉求和人类对亲情的基本需要。
〔关键词〕 儿童公育,不独子其子,教育公平,妇女解放
就一般的生活伦理而言,近代可以说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在内忧外患造成的焦虑心态中,传统的经典从人们
的思想和生活中淡出,社会处于一种无所指引的状态。〔1〕而人们对“未来”的设想不再是回到“黄金古代”,而
是已知的美好“未来”。〔2〕在各种新奇的、被建构的未来之中,有一部分激进的读书人从基本的社会制度以及人
伦关系的角度反思家庭的存废问题,以想象为基础构建起一个无家的未来社会。如康有为就主张,“人皆天所生”,
故“人人皆直隶于天”。欲至太平,“舍去家无由”,并由人人共设一个“公政府”,此“公政府当公养人而公教之
,公恤之”。②
按照康氏的设想,无所谓父母的儿童自出生就在公共的机构中成长,历经公立育婴院、公立怀幼院、公立蒙学院、公
立小学院、公立中学院、公立大学院完成教育,成为独立的劳动者。且这样的成人可以说是一个“公人”,其“养生
送死皆政府治之,而于一人之父母子女无预焉”。〔3〕为了使每一个儿童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和衣食住行,主张
废除家庭,由政府安排每个人成长的轨迹。
这样的设想在今天看来也相当超前,但在清末民初却为不少读书人所分享。1920年春,恽代英和杨效春就曾在《时事
新报》上反复争论儿童公育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前者极力支持,而后者坚决反对。恽代英和杨效春当时都是少年中国
学会的会员,此后仍保持通信。因此,这次辩论可以看作是朋友之间的争论。张东荪就认为这次辩论中“双方的话都
有价值”。〔4〕
但是,后来的研究者或因各种原因多半关照论战中支持儿童公育的恽代英的言说,而忽略张东荪所谓那亦有价值的另
一方。既存研究大体上正面评价儿童公育的主张:或从平等的角度肯定儿童公育〔5〕,或认为儿童公育符合教育社
会化的趋向。〔6〕研究者似乎确信儿童教育社会化是“进步”的象征,而忽略过分社会化的公育对儿童心理、社会
组织以及人性本身的挑战,及其可能对社会造成的破坏。本文尝试将双方观点都放在清季以来对社会组织、儿童教养
方式进行反思的语境中进一步考察。
一、儿童公育:不独子其子的新解
对思想激进的读书人来说,他们构建的“未来”中并不存在家庭。这看似反传统的主张或正是受到了西方以及中国传
统思想资源的启发。严沁�m观察到,“今之持论过激者欲举家庭根本推翻之”,而支持柏拉图所玄想之儿童公育。
〔7〕任开国也指出,“儿童公育这个名词,并不是现世才有的,在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人柏拉图也就主张过”,
不过在柏拉图的时代无法成为事实,而现今已经由理论变为事实。〔8〕
或许儿童公育正是“不独子其子”的一个新表述。《礼记・礼运》开篇即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9〕康有为在撰写《春秋董氏学》时注意到《礼记・礼运》篇。〔10〕康氏在《礼运注》中称:“天下
为公,一切皆本公理而已。公者,人人如一之谓,无贵贱之分,无贫富之等,无人种之殊,无男女之异……人人皆教
养于公产,而不恃私产。”〔11〕王��森指出,《礼记・礼运》篇本是“一篇两千年来不被学界主流突出表彰的文
献,被康有为推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其中的乌托邦意味,早已超过它原有的脉络及传统的诠释。”〔12〕整
体而言,儿童公育或可以被看作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西方先哲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一个奇特组合,带有较强的乌托邦
色彩。
此后,不少政治立场对峙的读书人都曾试图沿此思路诠释儿童公育。宣扬家庭革命的《新世纪》杂志曾刊出一篇来稿
,将“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同废除家
庭划上等号。〔13〕无政府主义者设想的未来也实现了公养、公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DGJ32J103-2021(1).docx
- 2024年新译林版英语7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Unit 2 Hobbies (1.Welcome to the unit).pptx VIP
- 中兴5GC高级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 《病史采集与技巧》课件.ppt VIP
- JJF(桂)89-2021可编程控制器(PLC)-温度部分校准规范.docx VIP
- 投标人银行资信证明.doc VIP
-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巩固练习专题13 立体几何初步(解析版).doc VIP
-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巩固练习专题10 复数及其应用(解析版).doc VIP
- 高中数学 第九章 矩阵和行列式.pdf VIP
- 上海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卷 模具工(四级)考场、考生准备通知单 样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