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病42例疗效观察.doc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病42例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病42例疗效观察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病42例疗效观察[关键词] 重度痔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c)-134-01 重度痔病至今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手段。近年兴起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病。我院自2002 年以来, 开展此方法治疗重度痔病42 例, 疗效较佳,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42 例中,男30 例,女12 例,年龄36~ 78 岁,平均53 岁,病程2~ 26年,平均10.4 年。均为环状混合痔,Ⅲ度16 例,Ⅳ度26 例,其中2 例合并直肠黏膜脱垂。均采用过药物治疗,6例曾行硬化剂治疗,4 例曾行痔核套扎术,均未取得显著效果。 1.2 治疗方法 术前清洁灌肠, 腰麻后患者取俯卧位, 肛周皮肤及肛管内常规消毒,扩肛3指3 min后,将环形肛管扩张器置入肛管,缝合固定肛管扩张器,肛管再次消毒将肛门镜缝扎器置入肛管扩张器内, 在齿状线上3~ 4 cm处用2-0 号单股不吸收滑线通过旋转缝扎器作2 个黏膜下荷包缝合,取出肛门镜缝扎器,将吻合器开到最大限度后,经肛管扩张器将其头端深入到荷包线远端, 收紧缝线并结扎。用带线器通过吻合侧孔将线带出,向外用力牵引结扎线并顺时针方向旋转收紧,击发吻合器,在关闭状态下留置30 s,取出吻合器。肛镜检查吻合口, 如有出血,用1号丝线缝扎止血。如肛缘有较大的皮赘,则一并切除,小的皮赘无需处理。 2 结果 手术时间18~ 25 min,平均22.5 min,术后住院3~5 d。42 例痔核全部回缩, 术后排便无脱出现象,有效率100%。术后当天有肛门坠胀紧缩感3 例, 创口渗血约2 例,均自行好转。术后均无肛周感染、肛门失禁和肛门狭窄等现象。随访1~ 5 年,无复发及明显肛门功能障碍病例。 3 讨论 1975年 Thomson 首次提出肛垫学说。意大利学者Longo于1998 年报道了通过直肠下端黏膜及下层组织环形切除治疗 3,4 期痔疮的新方法,并且术后患者疼痛显著减轻甚至部分完全无痛。PPH 的机制就是利用环形吻合器切除齿线上部分直肠黏膜使肛垫上移,重新恢复肛垫的解剖位置,达到治疗痔和恢复肛管解剖、维持排便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同时还使黏膜下层来自直肠上动脉的血供动脉被切断及使痔垫的静脉淤血减少。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相比,PPH的优点是: ①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 ②由于对直肠黏膜的切除和吻合是在齿线上方,此区域痛觉敏感受体少,故术后疼痛轻;③由于肛管及肛门部皮肤无创面,术后无需换药 ,无外剥内扎术常见的水肿、肛门狭窄、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恢复快;④由于不切除肛垫,有效地保留了其精细控便能力。PPH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通过本组PPH术观察, 尚有如下几点体会可能对防治其他并发症有些帮助: ①本组42 例均未出现吻合口血肿、吻合口感染、吻合口瘘情况发生, 可能与术前做好清洁灌肠,术前术后预防使用抗生素有关; 而术前点滴使用抗生素,可减少荷包缝合时血肿的发生, 提高黏膜切除的完整性。②腰麻可能是PPH 术最理想的麻醉方式,可明显降低吻合器收拢击发时的不良反应;术后在麻醉未消失之前,减慢输液速度,可减少导尿的发生。③术后调畅大便, 便后及时塞入太宁栓,可减轻下一次大便时疼痛。主要是对赘皮作过处理,促进伤口愈合,预防临厕努挣致痔核脱出复发。总之,应用PPH这一新的手术方式较之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有很多优点,其费用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总值基本相等,且患者少受痛苦,恢复快。其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需加强随诊。 [参考文献] [1]张东铭. 痔病――现代理论与实践[J].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2,8(3): 65-68. [2]傅传刚. PPH 治疗重度痔病[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4,10(3) 163-164. (收稿日期:2007-02-2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