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恶性骨肿瘤化疗及保肢治疗获突破进展等
我国恶性骨肿瘤化疗及保肢治疗获突破进展等日前召开的“2003北京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研讨会”上传出消息,我国在骨肉瘤等恶性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从过去治疗多采取截肢,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20%,到现在,90%以上的患者得以保留肢体,患者5年生存率大于6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做了经验介绍。该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内率先开展术前大剂量化疗,通过对动脉灌注透析化疗、载药微囊靶向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局部肿瘤组织,同时杀灭侵入血液循环及种植于远处的肿瘤细胞;通过对收治的1000余例患者进行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半关节置换等多种方式的外科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对临床出现化疗药物耐受和肺转移的患者,中心采用多种新型技术和药物,实现超大剂量化疗,彻底杀灭肿瘤细胞,从而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四种护心食物降胆固醇效果明显
早餐来碗约75克的燕麦粥,配一杯无糖豆浆,看电视时吃一把约二十来颗甜杏仁,用降胆固醇的植物奶油,听起来是奇怪的搭配,但对胆固醇太高的人来说,常常吃这4种食物,加起来的降胆固醇效果非常明显,配合饮食节制及运动,甚至可以摆脱药物。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食品营养学教授坎铎指出,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经认同,粘稠性纤维、植物性蛋白、植物固醇、坚果等四类食物,是“护心食物”。在日常食物中,粘稠性食物的代表是燕麦、茄子及日本料理常见的秋葵,植物性蛋白以豆制品为代表,植物固醇存在于许多植物油及坚果中,某些人工特制的植物奶油富含植物固醇,至于坚果,则以甜杏仁(市售的杏仁浆所使用的是苦杏仁)为代表,不要加盐,这类食物含不饱和脂肪酸。
世界首个基因治疗药物抗癌效果显著
抗癌药――“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商品名“今又生”)日前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据悉,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正式批准的基因治疗药物。这也标志着中国在基因治疗药物研制和产业化方面已达世界领先水平。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已知的104种肿瘤中至少有56种恶性肿瘤是因为p53发生突变引起的。p53是一种抑制肿瘤的基因,是细胞内关键的“看家基因”,可影响多种基因的表达,调节细胞生长,防止细胞癌变。
人工肝帮助患者渡难关
近日,由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承担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构建及其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研究”,已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进行的30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总有效率达到了86.7%。人工肝可以帮助肝衰竭患者平稳过渡危险期,可以在肝移植过程中提供可靠的过渡支持,并且可以有效配合常规治疗,使患者保持平稳状态。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世界第二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公布了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病10年协作研究结果。这项有21个国家38个中心参与、调查监测人群达2000多万名的全球莫尼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250/10万,仅次于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居世界第二位。
据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莫尼卡方案北京协作中心负责人吴兆苏介绍,1985年,北京安贞医院吴英恺院士曾组织实施了“中国莫尼卡方案”,有16个省、区、市参加了这项长达8年、监测人群达500万的协作。结果显示,我国心血管病人群发病呈北高南低趋势。专家分析,这可能与天气寒冷血管易收缩、食盐摄入过高、膳食中脂肪含量高和饮酒过量有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心血管病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北京平均每20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因冠心病作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的患者年龄约提前了5~10岁。
介入治疗可为子宫肌瘤患者保住生育能力
记者日前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看见三个健壮可爱的小宝宝,他们的“背景”可不简单:这是年轻子宫肌瘤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生下的漂亮宝贝。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医学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医护人员,经过5年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不会导致患者生育功能障碍,反而因肌瘤坏死缩小或消失,消除不孕;坏死肌瘤不会影响胎儿发育,而且一般治疗后6个月即可受孕。该中心5年来对600余例子宫肌瘤患者成功实施介入治疗,50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怀孕36例次,已有10多人分娩,所产婴儿各项指标均正常。
中国医大二院基因诊断脊髓性肌萎缩
中国医大二院发育儿科麻宏伟教授等历经近10年的努力,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脊髓性肌萎缩基因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方法,并获得突破性进展。
脊髓性肌萎缩大约占出生婴儿的1/6000。该病再发风险率达25%,但一直缺乏特异性诊断技术,无法进行产前诊断。中国医大二院发育儿科首次在国内开展了抽取孕妇羊水细胞进行脊髓性肌萎缩产前基因诊断新技术,为高危家系父母再生一个正常健康的孩子提供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