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院2006年普通外科防治感染性疾病用药合理性研究
我院2006年普通外科防治感染性疾病用药合理性研究[摘要] 目的:对我院普通外科感染性疾病的用药合理性进行探讨,为今后此类药物的使用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我院2006年所有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的电子处方进行统计,按其消耗抗菌药物的种类、数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TO)推荐的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普通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以第二、三代β-内酰胺类药物,和其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为主,其次是抗厌氧菌的奥硝唑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结论:我院普通外科防治感染性疾病的用药着重于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但用药疗程较长,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欠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用药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b)-084-02
感染性疾病是外科常见病,严重的感染可导致死亡,祛除病灶,通畅引流是外科的基本治疗原则。而抗感染药物的应用也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有时甚至起到举足轻重、决定预后的作用[1]。因此,抗菌药物就成了外科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抗菌药物在治愈并挽救众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因使用不合理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增加、以及治疗失败等。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近年来开发了许多高效、广谱、低毒的抗菌药物,但如何选用才能达到高效、低毒、低成本呢?笔者对我院2006年普通外科(腹部外科)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病历探讨其用药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通过计算机提取我院2006年所有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的电子处方进行统计、归类、排序。同时随机抽查200份病历,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 用计算机统计我院2006年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量。
1.2.2 用药频度分析: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来源于WHO药物统计方法学合作中心编制的《药品的解剖学治疗学化学分类索引及规定日剂量》[2]以及《新编药物学》(第15版)[3]推荐的主要适应证成人日剂量,上述文献未收载的药物以药品说明书推荐的成人日剂量结合临床习惯用量确定。用药频度(DDDs)=年消耗该药品量/该药的DDD值。DDDs值越大,说明该药使用频率越高。
2 结果
2.1 处方统计情况
抗菌药物共使用32种,其中静脉注射为28种,占87.5%,口服为4种,占12.5%。DDDs排列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主要为第二、三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其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还有抗厌氧菌的奥硝唑,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
2.2 用药频度分析
对我院2006年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应用排前十位的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进行排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1。
2.2.1 抗菌药物应用目的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均为腹腔感染,包括胆囊炎及胆道感染、细菌性肝脓肿、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感染等的目标性治疗,以及预防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抗生素预防治疗。
2.2.2 抗菌药物的选择抗菌药物的选择着重于高效、低毒的第二、三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用抗厌氧菌的奥硝唑为首选,或再与左氧氟沙星的三联应用。
2.2.3 给药方式与用药时间调查显示,抗菌药物的应用以静脉注射为主,占用药金额的99%以上,口服仅占用药金额的0.01%。用药时间为7~14 d,平均11 d。
3 讨论
本组疾病通常为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和拟杆菌属等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其治疗原则是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送培养,获得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作为用药依据。在本次抽查的200份病历中,细菌培养的仅占4%,远未达到要求,在今后工作中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未获得细菌培养结果即对患者实施经验治疗,选用强有力的对细菌覆盖率高的第二、三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并与抗厌氧菌药物奥硝唑联用,对重症感染患者则选用强有力的广谱抗菌药物作为起始治疗,以期迅速控制导致感染的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阻止病情恶化。就此而言,我院普通外科的抗生素选用符合相关要求。
在给药时间的选择上,杀菌作用呈时间依赖性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用药间隔时间应适宜,对中度感染每8 h给药1次,对重度感染应每6 h甚至4 h给药1次。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的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由于均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应集中给药。在本次调查中,抗菌药物给药方式多数采用集中方式给药,不利于抗菌药物最大效能的发挥,在今后工作中应予注意。
调查显示,平均用药时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