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语文基础的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 第1章 第3节 第1讲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第3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词);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就湖南高考命题来看,实词考查居多(近年也较少),虚词这些年基本没考,但在平时复习时,我们也不可忽视虚词。就考试的命题形式看,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近义词的辨析选择;
2.实词使用是否得当辨析;
3.虚词使用是否得当辨析;
4.虚词的辨析选择。;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一、虚词的辨析方法
1.要弄清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别是表达功能相近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参加研讨会的全体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句中的虚词“或”用错了,“或”是表选择关系的连词,而且“或”与“都”不能搭配,应改为“和”。
2.要弄清虚词的正确搭配。汉语中的虚词大多数是单独使用的,也有成对配合使用的。搭配有一定规矩,有的已形成固定格式,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会违背语言习惯,影响语意表达。;3.要弄清虚词的正确位置。使用虚词,要注意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如果位置恰当,句意就准确鲜明,否则,不仅会使句意不明,还有可能改变句子原意。这类考查点,常常出现在病句辨识或修改有语病的语段中。再有,在复句中,如果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语可放在主语后边,如果不同,就应放在主语之前。;4.防止词类误用。虚词词类的混淆会造成句子的不通或晦涩难懂,如:“他为了怕被别人笑话自己胆小,就硬着头皮钻进了那个黑漆漆的山洞。”介词“为了”应改为连词“因为”。
5.不要滥用虚词。滥用虚词,会造成句子重复,从而造成句子语意不明,甚至造成逻辑上的错误。;6.要分清句子的逻辑关系。如,是假设还是现实。表假设关系的虚词只用于假设句中,而表现实关系的虚词只用于现实关系的句子中,不能乱用。;二、实词的辨析方法
1.结合语境辨析词语
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那句话是它的语境;一个成语是该成语中每个字的语境。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去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例如:“他(迟疑,犹豫)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迟疑”“犹豫”都有“一下不能判定”义。只有放到日常习惯语境中去体味其差异,才能判定应选哪一个词。“我请他帮助,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跟我走了。”“我请他帮忙,他犹豫了一下,同意了。”“迟疑”常用于行动,“犹豫”常用于态度,因而从语境上看应选“犹豫”。;2.注意辨析近义词
(1)从色彩方面辨析
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词的色彩可以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类。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有些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褒义词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如:鼓励、成果;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如:煽动、后果等;中性词不表示褒贬,如:鼓动、结果等。;词语的区别还体现在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文和白、雅和俗等方面,我们称之为语体色彩,其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口语,如:聊天、妈妈、生日等;书面语,如:谈话、母亲、诞辰等。;(2)从词义方面辨析
①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大)、战役(小),风尚(大)、风俗(小)等。
②词义的个体与集体的不同。书籍(集体名词)、书(个体名词),河流(集体名词)、河(个体名词)等。;③词义侧重点不同。如“诡辩”与“狡辩”都指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点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点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又如洪亮(侧重音域宽宏)、嘹亮(侧重音色清脆、高远)、响亮(侧重声音响度大)等。对于这些含有不同语素的近义词的辨析要把重点放在不同的语素上。;④词义的轻重不同。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届高考政治一轮的复习课件:第五课_把握思维的奥妙.ppt
-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的备考课件(新课标通用)第十章第二节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51张幻灯片).ppt
- 2014宁波企业人力资的源管理现状调查问卷.doc
- 2014届高考数学(文)的一轮复习课件:第1章 第1讲集合的概念与运算.ppt
- 2014届高考理科数学的总复习(第1轮)全国版课件:1.1集合的概念.ppt
- 2014届高考第一轮复的习经济生活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ppt
- 2014届高考语文一轮的复习考点 传记 110张PPT.ppt
- 2014年04月答案的.doc
- 2014年4月份考试作业牡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次作业.doc
- 2014年3月26日科教频牡道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