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临床特点研究.doc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临床特点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临床特点研究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临床特点研究[摘要] 目的 应用动态心电图(AECG)检测冠心病(CAD)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以探讨其患者的发生率、发病规律、病情和预后关系,并由此评价AECG诊断SMI及指导临床治疗的应用意义。方法 采用12导联AECG记录系统对224例CAD患者连续监测48h,回放分析观察ST段移位值、心肌缺血阈等指标。结果 224例CAD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204例(83.48%),共检出1387次心肌缺血发作,而其中1178次为SMI(84.93%);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发作以6:00~12:00时最为频繁,而0:00~6:00时出现最少;夜间缺血ST段下移持续时间延长,IV值增高;心率越快,诱发的心肌缺血越严重,ST段下移越明显。结论 AECG是较理想的诊断SMI的非创伤性辅助检查方法。 [关键词]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 R540.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8-58-02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对预后将产生有利影响,然而临床上2/3以上的心肌缺血发作表现为毫无症状,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是近年来冠心病防治的重点之一。由于发作隐匿,易被患者忽视,不少冠心病患者发病或猝死前可毫无症状,故SMI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AECG)是检测SMI重要方法之一,对评估SMI的预后有重要意义[1]。本文通过对224例冠心病患者应用12导联AECG检测CADSMI,以评价12导联AECG诊断SMI及指导临床治疗的应用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心内科2002年11月~2006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24例,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和WHO诊断标准)[1]。224例中男156例,女88例;年龄37.2~83.9岁,平均(53.2±11.13)岁。所有病例根据临床特征分为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25例,陈旧性心梗70例,稳定型心绞痛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3例,临床无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狭窄者6例。剔除静息心电图有左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重度贫血、严重电解质紊乱或洋地黄药物影响的ST段移位者。 1.2方法 采用美国DMS公司Holtwin 6.0 God型动态心电图仪的DCG监测分析系统,进行48h的动态心电图记录,记录导联为12个,同步记录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的心电变化。嘱患者作一定量负荷运动及详细记录生活日志,表明休息、生活、运动及自觉症状等情况。完成检查后,电脑回放,经分析软件及人机对话方式处理,数据通过闪光卡导入工作站内,查看资料记录情况,保存到光盘中最后汇总分析。心肌缺血性ST改变的标准:按1×1×1规则作为诊断标准[1],即ST段自J点后80ms开始呈水平或下斜型≥1mm,持续1min以上;ST段恢复后1min以上再次下降≥1mm为另一次发作,同时对照患者生活日志,如心肌缺血时伴有心绞痛或相关症状者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反之为SMI。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变量间关系比较作相关分析,以P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