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TU-RP836建议书-对流层折射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
ITU-R P.834-6*建议书
对流层折射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
(ITU-R第201/3号课题)
(1992-1994-1997-1999-2003-2005-2007年)
范围
ITU-R P.834建议书为计算大气中大范围的折射效应 – 包括射线弯曲、大气波导层、有效地球半径、视在仰角以及地空路径和有效无线路径长度中的视轴角 – 提供了方法。
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
考虑到
a) 要对地面链路和地-空链路进行适当的规划,必须要有适当的计算程序来评估折射率对无线电信号的影响;
b) 已经开发了一些程序,有可能用它们来计算陆地和地-空链路上折射传播对无线电信号的某些效应,
建议
1 应该用附件1中的信息来计算大范围的折射效应。
附件1
1 射线弯曲
折射指数的梯度造成无线电射线通过低层(非电离)大气时发生弯曲。因为折射指数主要随高度改变,一般只考虑折射指数的垂直梯度。所以在一点上的曲率包含在垂直面内,并且可用下式表示:
(1)
其中:
?: 射线路径的曲率半径
n: 大气的折射指数
dn/dh: 折射指数的垂直梯度
h: 该点离地球表面的高度
?: 在所考虑的点上射线路径与水平面的夹角。
当射线向地球表面弯曲时,将这一射线的曲率定义为正值。若在距离等于波长的情况下,折射指数的梯度没有显著的变化,这一现象实际上与频率无关。
2 有效地球半径
若路径几乎是水平方向的,则??接近于零度。但是,由于n非常接近于1,公式(1)可以简化成如下形式:
(2)
所以,显然若垂直梯度为常数,轨迹是圆弧。
若折射率的高度分布图是线性的,即沿射线路径方向折射梯度是常数,则可以作一变换,使得有可能把传播看作直线传播。变换方法是考虑一个有效半径Re???k a的假想地球,用下式表示:
(3)
其中a为实际地球半径,而k为有效地球半径因子(k因子)。有了这个几何变换,不管仰角的大小如何,射线轨迹都为直线。
严格地说,只有在路径是水平的情况下,折射梯度才是常数。实际上,高度低于1?000 m的情况下,平均折射指数断面分布图的指数模型(见ITU-R P.453建议书)可以用线性模型来近似。相应的k系数为k???4/3。
3 修正的折射指数
对于某些应用场合,例如射线跟踪情况下,使用ITU-R P.310建议书中定义的修正折射指数或折射模数。折射模数M可用下式表示:
(4)
h为所考虑的点的高度,单位用米来表示。a为地球半径,用千公里表示。这一变换使得有可能看作在覆盖着大气的平的地球上传播,而大气的折射率将看作等于折射模数M。
4 在倾斜路径上的视轴角
4.1 引言
在频率共用研究中,必须要估计考虑了大气折射以后空间站的视在仰角。下面给出适当的计算方法。
4.2 空间站的可视性
正如上述第1段所介绍的那样,由于大气折射的效应,从地球表面(高度h(km)和仰角((度))上的站发出的无线电射束将向地球方向弯曲。可以用如下积分公式估计折射修正量((度):
(5)
其中(根据极坐标系中的Snell定律由下式求出:
(6)
(7)
r: 地球半径(6 370 km)
x: 高度(km)。
因为射线弯曲很大程度上是由大气的较下面的部分所决定的,对典型的大气而言,在高度x处的折射指数可由下式求出:
(8)
其中:
a ? 0.000315
b ? 0.1361。
这个模型的依据是ITU-R P.453建议书中给出的用于地面传播的指数大气。此外,n?(x)是n(x)的导数,即n?(x)???–ab?exp?(–bx)。
已经估算出了参考大气条件下的(?(h,??)(度)的数值,并且发现下面的数值公式给出了很好的近似结果:
( (h, () ? 1/[1.314 ? 0.6437 ( ? 0.02869 (2 ? h (0.2305 ? 0.09428 ( ? 0.01096 (2) ? 0.008583 h2] (9)
上列公式是对0?(?h?(?3?km和(m?(?(?(?10?的情况下作为近似公式推导出来的。?m是无线电射束刚好与地球表面相切的角度。?m可由下式求出:
(10)
或近似地用(度)求出。
公式(9)还给出了10????(?(?90?情况下较准确的近似公式。
设在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空间站的仰角为?0(度),并假设从地球表面上的站来的射束的最小仰角(即无线电射束不与地球表面相切)是?m。与?m相对应的折射修正值为(?(h, ?m)。所以,只有当下面的不等式成立时,该空间站才在可视范围内:
(11)
4.3 视在仰角的估计
当公式(11)中的不等式成立时,利用下式就可以计算出考虑了大气折射后的视在仰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ameDesign角与传递的战争AngleVSDeliver.PPT
- GEF:中国履行水俣公约能力建设项目.DOC
- GC法测定深海鱼油软胶囊中EPA和DHA的含量-中国药品标准杂志.PDF
- 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PDF.PDF
- GIS在电信本地网络资源动态管理中的应用.PDF
- Folie洁净煤技术研究所.PDF
- graphitegrease石墨润滑剂graphitelubricant石墨润滑剂.PDF
- G2Educreations在结构化班.PPT
- GUC系列4轴嵌入式运动控制器L3.PDF
- GeneExpressionandItsRegulation主要内容:基因表达调控.PPT
- LIXILINAX暖房便座CF-21ALJ脱臭机能付きアメージュZ対応品.PDF
- Linux的Ext2档案系统的研究.DOC
- Linux内核写文件过程-LinuxKernelExploration.PDF
- Legendre多项式的生成函数.PPT
- LF-814循环腐蚀测试简介-Q-Lab.PDF
- LOGO32ClusterHeadLocalization簇头定位.PPT
- LNG汽车加气站用潜液泵研制-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导航页.PDF
- LNG加气站增大潜液泵气蚀余量的工艺措施-天然气与石油.PDF
- LZ91镁合金笔记型电脑盖板之冲压模具设计.PDF
- l戮l鄂尔多斯盆地煤储层低温氮等温吸附特征分析-煤田地质与勘探.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