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穴位割敷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06例
穴位割敷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06例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6-0443-01
中图分类号:R244.5 文献标识码:B
笔者于2003年3月-2005年6月共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106例,采用自制中药膏剂在患侧面部穴位使用割敷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0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71例,女35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年,病程在1~7天27例,8~20天44例,21天~3个月15例,3个月~半年11例,半年以上9例;左侧面瘫66例,右侧40例。均除外中枢性、外伤性、肿瘤压迫等造成的面瘫。2治疗方法
(1)割敷膏的配置:选用僵蚕、全蝎按1:1比例研细成分过120目筛,蓖麻仁捣烂成泥状,与前药搅拌成膏,高压消毒后密封备用(自制割敷膏经河南中医学院科研处药物毒理试验结果证明无毒副作用)。
(2)穴位割敷方法:主穴取患侧翳风、听宫、地仓、颊车、颧髂;随症加减:眼睑闭合不全加患侧太阳、四白,额纹消失明显加患侧阳白,鼻唇沟消失加患侧迎香。穴位常规消毒,用无菌手术刀片轻割皮肤(深不超过表皮层)约5mm长,穴位割口处敷以割敷膏0.2g后以1cm×1cm橡皮膏粘贴固定。每周治疗1次,7天为一疗程,需重复治疗者,将原贴敷膏除去,以湿热毛巾洗敷数分钟,然后按前法再次割敷,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3)割敷注意事项:治疗前告知患者操作过程,并解释割敷后局部不留瘢痕,不影响面部美容,且无痛苦,以解除患者紧张情绪;施术者要熟练操作,严格限定划破皮肤的宽度与深度,以免术后留有瘢痕;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局部感染;对割敷效果明显者,应恰至面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度,以防出现矫枉过正现象。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侧额纹多少及深浅与健侧相同;患眼睑裂消失,眼睑闭合良好;鼻唇沟的恢复深度与健侧相同;人中沟恢复正中;口角歪斜消失,鼓腮患侧不漏气。好转: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但遗留不同程度的面肌功能障碍。无效:经1月(割敷连续4个疗程)治疗,临床症状及面肌功能较前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穴位割敷疗法在面瘫静止期(8~20天)的治愈率为100.0%明显高于其他期。对于病程在3~6个月、经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后遗症期面瘫患者同样有显著的疗效,治愈率达72.7%,总有效率达90.9%。而对病程在半年以上的顽固性面瘫也有着较好的疗效。在治愈的93例患者中,平均疗程为(21.8±12.5)天。
在106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割敷处均未发生感染,亦不留瘢痕,此与割敷处严格消毒、刀割创口浅及药物中有解毒功能有关。仅有少数患者对橡皮膏过敏或药物的刺激而致局部轻微红肿、刺痒或微痛不适。待停敷后三四天即自行消失,不需中断治疗或特殊处理。
4 体会
周围性面瘫多归属于祖国医学中的“口僻”范畴。病在胃脉,涉及肝胆。治疗以祛风通络、养血和营为原则,为针灸选穴提供了理论依据。针灸在治疗此病中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但对于一些顽固性面瘫患者,针灸疗效往往欠佳。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针灸的刺激量小,刺激范围小,且缺乏连续性,没有持续刺激神经系统反射弧中的感受器。现代医学认为,皮肤的吸收功能是外治法的应用基础,表皮角质层是人体的防御屏障也是影响皮肤吸收的关键结构,如果皮肤损伤导致角质层破坏,可使损伤部位皮肤的吸收作用加强。正是基于此,笔者采用穴位割敷疗法,把割法与敷法相结合,选择理想穴位,割破皮肤,使皮肤表皮角质层破坏,失去防御屏障,敷以药物,加强局部渗透作用,缩短被吸收过程,使穴位刺激增强,药物直达病位。笔者在割敷治疗过程中发现,一般额纹出现及眼睑闭合,要比鼻唇沟及口角歪斜恢复早,故治疗中应酌情增减所取穴位和用药量。同时还观察到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疗程越短。本法作用持久而有效,克服了针灸治疗面瘫的不足,为更多的患者解除了疾苦。
总之,本疗法简便易行,药源丰富,疗效较高,易于推广,具有可行性,可与针灸治疗相得益彰,且可有效弥补针灸治疗缺陷。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