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防治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防治探析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防治探析[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以提高TUR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7年3月间在我院行TURP的23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并对其随访,研究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本组发生并发症共41例,发生率为17.82%,其中,尿道狭窄15例,暂时性尿失禁7例,电切综合征(TURS)7例,继发性出血3例,膀胱颈挛缩4例,术后排尿困难5例。结论:掌握电切的深度,避免前列腺包膜的穿孔,彻底止血,避免术后留置尿管过粗、留置时间过长,有效地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其他技术相比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等特点,但仍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约为18%),我院自2005年3月~2007年3月施行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230例,术后随访6~12个月,现将其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30例,年龄50~85岁,平均64.5岁,病程3~22年,均有典型的前列腺增生症状,并经直肠指检、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合并有尿潴留病史150例,有心、脑、肺疾患者187例,糖尿病18例。其中前列腺Ⅰ度增生50例,Ⅱ度增生132例,Ⅲ度增生48例。全组术前均行B超检查测定前列腺大小, 按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6×1.05计算重量,计算前列腺重54.6(34.5~105.7) g,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1](IPSS)27分,生活质量评分(QOL)平均4.8分。 1.2治疗方法 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截石位,经尿道置入电切镜,观察后尿道及膀胱,了解膀胱、前列腺、尿道和精阜的解剖关系,测定膀胱颈部至精阜的距离。用5%甘露醇或5%葡萄糖溶液为冲洗液持续低压灌注,总用量为20~35 L,冲洗液高度距膀胱60 cm,电切输出功率为120~150 W,电凝功率为50~70 W。用电切环依次切除前列腺中叶及两侧叶达前列腺包膜,对膀胱颈部和精阜附近腺体采用切割电流为60 W的电切环,薄层切割和修整,术中始终以精阜和膀胱颈作为解剖标志,原则上切至前列腺包膜层。对高危患者即采用姑息电切法,即切除造成梗阻的前列腺中叶或突入尿道的两侧叶。术后留置导尿管并牵引,并持续膀胱冲洗。 2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0~110 min,平均65 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36.5(19~85) g,术中需输血者5例,输血量200~400 ml;术后牵引导尿管24 h,导尿管术后拔除3~5 d。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5(6~9) d,术后6~12个月门诊随访,230例中186例症状明显改善,尿流通畅有力,13例症状轻度改善。本组发生并发症共41例,发生率为17.82%,其中,尿道狭窄15例,暂时性尿失禁7例,电切综合征(TURS)7例,继发性出血3例,膀胱颈挛缩4例,术后排尿困难5例,术后IPSS平均9.8分,QOL平均2.5分。 3讨论 TUVP是20世纪90年代在TURP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治疗BPH的一种新技术,其优点是切除速度快,手术过程中可清楚观察到各种组织标志,能够进行精细操作,切除部位热损伤小,术后创面易于愈合,手术安全,操作简单易学。但亦有不足之处,前列腺窝内毛糙且有焦化组织,组织焦化后难以识别包膜,容易造成前列腺包膜穿孔等并发症。 前列腺增生行开放手术或经尿道电切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是一常见并发症,本组有15例,发生率为6.52%,文献报告的发生率为1.8% ~6.9%[2]。术后排尿困难5例,均由尿道狭窄引起。 由于尿道及其特殊的解剖结构,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主要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①尿道感染:TURP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为3.9%~4.5%[3]。尿道感染会造成尿道黏膜损伤、坏死,黏膜瘢痕形成,是尿道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前的尿路感染对术后的影响也应充分重视。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残余层较多,尤其曾留置尿管导尿者,术前常有尿道感染,术前控制感染不彻底,术后患者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可使感染加重并难以控制。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导尿管过粗,导尿管刺激尿道黏膜,炎性反应加重,尿道分泌物引流不畅而增加感染机会[3]。②操作损伤:术前反复插尿管往往会对尿道造成损伤、假道形成,以致术后出现难以治愈的尿道感染、瘢痕形成,是造成术后尿道狭窄的重要因素。术中损伤如电切镜大小不适当或前列腺体积较大,术中强行插入损伤尿道外口、前尿道或膜部尿道;术中镜鞘脱出后尿道反复插入损伤膜部尿道;电切和电凝时电流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局部损伤严重;由于操作技术不熟练或担心损伤尿道外括约肌,腺体残留较多或尖部切除不够。浸泡器械消毒液(2%戊二醛)使用前未彻底冲洗,残存的戊二醛为组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