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统防染印花的沿革.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防染印花的沿革

工艺与技术 传统防染 印花的沿革 (三) 张 燕 线等,在工艺上结合设计要求,用 的纯棉布、木兰缎、双绉、人造棉 较复杂的针法捆、扎、绕。即在平 等轻、薄、宜扎缬成型的面料作为 整的布匹或丝绸上沿复制的纹样 扎缬的基本原料。而大多用于制 扎缬 穿刺运针,根据扎缬技法组成各 作出口服装的牛仔布、灯心绒布 (绞缬、扎染) 种图案,再用蜡线抽紧或捆扎,或 等质地较厚的面料,通过扎染的 缚绕,使之成为团花或散花,在浸 特技扎法——捆扎染,由于它的 染过程中,由于线、绳的阻碍,使 独特魅力,已走出国门,走向了世 早在3 000年前,我们的祖先 染料无法渗透到织物当中,从而 界。 就采用蓝草浸渍来染色,至春秋 达到防染的目的。 在刻版方面,工艺上采用 战国时期发明了靛蓝发酵法,到 “清花水”能在坯布上刷有稳定、 秦汉时染蓝的工艺技术已相当成 2.设计与镂空版刻制 清晰的斑点,经热水煮后这些斑 熟,同时采用镂空版印花叫做夹 点又自动退去,是理想的复制涂 缬的技术已较为普及。到东晋时 在设计中,其纹样的复制与 料。扎缬图案的再现,古代采用 发明了扎缬染,其形式有 “鱼子 夹缬、蜡缬一样都是通过镂空部 针刺扑粉显现图案的技艺,但扑 缬”和 “玛瑙缬”。到唐代扎缬产 分的印刷达到复制图样的,在设 粉仅浮留在织物表面,稍一不 品已成为统治阶层的时髦品为 计图样时,要根据不同作用(室内 慎,便会失去。宋时的桐油竹纸 “青碧缬”。元明时期染缬继续发 装璜、工艺品、服饰等)进行图案 在夹缬中仍在使用,但扎缬由于 展,在元代通俗读物 《碎金》一书 分类,在技艺上还要结合扎缬形 工艺不同现已改为塑料片基作其 中记载有檀缬、蜀缬、锦缬(指方 成的特殊效果如 “晕染”,能形成 纹样版,其优点为:经久耐用,只 胜格子式样)等数种缬类产品。在 云丝彩霞般条纹、若含若放的美 要是同一花型可反复使用,同 整个历史发展中,唐代随着五色 丽冰纹及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 时,孔眼不宜堵网,不受气温冷 夹缬的盛行,扎缬也以其独特的 毛皮的 “鹿胎缬”,常作服饰用,因 暖限制,平稳性能佳。目前使用 手法创造了退晕缬、撮晕缬,改变 此要根据扎缬的不同用途去设计 的光面膜或毛面膜厚度一般为 了过去以圆心放射的圆形发展到 与采用扎缬手法。 7μm、10μm、12μm,幅宽 四方连续的缀绚缬。 同时要利用扎缬中其它任何 1~1.5m。在塑料薄片上,不是 古老技术难以达到的晕染、捺染 描或画,而是通过圆冲(规格为 1.扎缬 等特种技艺,在保持传统作法的 3、5、7、10)按需要选择 基础上进行创新,我们的设计要 冲子在塑料片上沿图样冲刻走 扎缬又名绞缬、扎染。它与夹 与世界国际先进水平相接轨,才 刀,以镂空版形式完成整幅图案 缬、蜡缬同属防染工艺,但防染材 能立于不败之地。另外扎缬还需 的刻版。将织物平摊在桌面上, 料及工艺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不 根据面料的厚薄选择工艺,以往 将冲好眼的塑料纹样放于布上, 是液或剂,而是采用麻、丝、棉、 出于扎缬的效果一般利用高纱支 压紧、不能移动。将黑青色的糊 丝网印刷 2 0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