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胎膜早破早产106例原因研究及防治
胎膜早破早产106例原因研究及防治【中图分类号】R714.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8-030-02
胎膜早破早产是产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破早产引起羊水减少、胎儿窘迫、感染等,致使早产儿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与足月胎膜早破者相比围产儿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增加。笔者通过对106例胎膜早破早产者进行回顾分析并讨论预防和治疗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
本文收集2003年1月至2009年l2月在我院分娩者1020例,同期胎膜早破者106例,占10.4%;而孕28周至孕36周发生胎膜早破者33例,占胎膜早破的31.3%。平均孕周35周;平均年龄26.6岁。其中初产妇65例,经产妇41例;单胎妊娠99例,双胎妊娠7例;围产儿死亡1例,死亡率0.09% 。
2 结累
2.1 胎膜早破原因感染41例,占38.6% ,其中支原体26例,其他细菌感染24例;原因不明36例,占33.9%;双胎7例,占6.6%;妊高征l0例,占9.4%;宫颈机能不全、子宫畸形、低置胎盘、外伤等共22例,占20.7%。
2.2 破膜至旱产分娩时间 破膜24h分娩者42例,占39.6%,其中有27例保胎3d以上;破膜24h分娩者64例。占59.4% 。
2.3 分娩方式及剖宫产产指征 经阴道分娩73例;剖宫产33例,剖宫产率为31.1%。剖宫产指征:胎儿窘迫l3例,占39.4%;双胎7例,占21.2%;妊高征6例,占l8.1%;胎位异常5例,占15.1%;其他原因2例。占6.06%。
2.4 新生儿结局与孕周关系 共有90名早产儿,体重≥2500g者30例,占33.3% ;1500g一2500g者36例,占40.0% ;1500g者24例,占26.7%。早产儿发生各种并发症共35例。占38.9%。
3 讨论
3.1 胎膜早破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胎膜为一层坚韧组织,临产前不易破裂,但如存在生殖道感染、头盆不称、宫颈内口松弛、胎膜发育不良、羊膜腔压力升高、性生活或其他机械性刺激易引起胎膜早破。在产检中应重视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加强护理,重视宣教,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率。
3.2 胎膜早破与早产的关系本次分析结果表明,早破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同时,早破组中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胎膜早破者应根据不同孕周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35 孕周以上的胎儿基本成熟,宜尽快终止妊娠;对28-35 孕周胎膜早破不伴感染者,宜采取期待疗法,延长孕龄以促使胎肺成熟,一旦胎儿成熟应尽早终止妊娠。
3.3 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从本文资料分析可以看出, 胎膜早破难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胎膜早破常常预示可能有难产因素存在,故应警惕,一旦发生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胎先露高浮,胎位异常,头盆不称,使胎先露与骨盆间有更多的间隙,宫腔压力增加时,压力可通过骨盆间的空隙传递到前羊水囊, 使胎膜发生早破。而胎膜早破又是难产的征兆。胎膜破裂后羊水减少,宫壁紧裹胎儿,对胎儿压力增强,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为避免脐带脱垂,患者破水后均应卧床休息,从而阻碍胎头内旋转,使头位难产增加。因此,对胎膜早破患者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注意胎心变化,正确处理,减少危害。临床上头位难产在开始临产时不易诊断,易被产科医护人员忽略, 故胎膜早破可作为头位难产的一个信号。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
2.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 徐建平.王彦林,等.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10例妊娠结局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627
4. 李大慈主编 现代产科治疗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
5. 毛健.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有关问题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
(责任审校:谢延静)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