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企业大学与组织人才管理 - 中央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 国立中央大学.docVIP

企业大学与组织人才管理 - 中央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 国立中央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大学与组织人才管理 - 中央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 国立中央大学

企業大學與組織人才管理 陳香涵、吳文琦、朱柏任、黃也凡、黃思哲 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研究生 鄭晉昌 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早在一九五九年,就提出「知識經濟」的概念,他強調「知識已成為生產活動中的支配性資源;知識徹底改變了社會架構,使社會進入後資本主義化。」這使得教育訓練內容,由最傳統的技術提供,轉變為知識的傳授,企業所需的人才不再僅只是以技術性人才為重,而是越發重視知識工作者對企業的貢獻。 相較於過去就業人口結構來看,隨著員工教育程度的提高和自我社會期望的提升,對其自我職涯發展會設定更高的標準(洪贊凱,2012),並期待在企業中能夠獲得足以提升個人能力的課程及完善的職涯發展計畫。而過去在企業中針對各個職位或技術的訓練課程較為單一且發散,已無法滿足企業和員工個人的需求。此外,學校所提供的教育無法即時滿足企業對於人才的要求,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經常會產生所學和工作之間的落差,因此,企業對於員工教育訓練的需求亦隨之提高,而隨著企業教育訓練之發展,企業更進一步的對於員工職涯及產業供應鏈,進行系統化的教育訓練規劃,企業大學便因應而生。 隨著國外企業大學潮流流向台灣,台灣企業為因應自身人才之需求,紛紛設立企業大學,期望能為企業本身提供所需之人才,並能使員工隨著企業策略朝企業目標邁進,有鑑於此,本研究藉由國內外具代表性企業大學之現況探討,導出企業大學之本質,並說明個案企業大學之優劣勢,藉由個案企業大學之探究,為企業提供未來發展之建議及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近年來,國內有許多企業都已建立了企業內部的企業大學,提供完善的訓練教育體制給員工學習,有些企業雖然不是以企業大學自居,但其完整性也具有企業大學的概念及架構。由此可知,不只是國外企業重視企業大學的設置,國內企業也已意識到企業大學的重要性,並紛紛設置。 故本研究希望藉由探究國內企業大學以及中國的企業大學在設置企業大學時的概念及整體架構,並希望能夠整合出一個能夠讓未來想要設置企業大學的企業能有一個架構可遵循。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歷史發展 學者Meister於1994年提出企業大學之定義為:企業大學是一種過程,此過程中所有員工、主要顧客、及供應商都持續參與的終生學習,藉以改善工作上的表現,所以企業大學是一種策略性的組合,其目的在於發展和教育企業的員工、顧客及供應商,以符合組織的事業策略。由此我們可以了解,企業大學不同於一般教育訓練課程,而是一種有系統並與組織策略緊密結合的員工職涯培訓規劃,以此為基礎,進而擴展至企業客戶及供應商,透過此三方的持續學習與參與,使企業能達成自身之營運目標。 1914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E)為滿足內部所需大量技術性員工,於企業內部設置第一所學校,大規模培訓企業所需技術之員工,當時雖未出現「企業大學」此名詞,卻可稱為現今企業大學的濫觴。之後,通用電氣於1955年,更進一步於美國紐約州克勞頓村(Crontonville),創立教育訓練中心,是全球第一所企業大學,並為此後的企業競爭奠定深厚的基礎,克勞頓教育訓練中心有著明確的使命,那就是:創造、確定、傳播公司的學識,以促進通用電氣公司的發展,提高企業在全球的競爭能力;透過此訓練中心之設置,通用電氣公司不只為企業自身訓練人才,更為全世界的企業訓練領導人。 此外,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GM)於1927年,創立了通用汽車學院(General Motors Institute),此學院成立之目的,是希望藉由組織化及制度化的教育培訓,提高通用汽車公司管理人員的領導管理能力,雖然只提供企業管理人員進行訓練,但希望能讓管理人員使用所培訓之技巧或知識,運用於企業營運中,藉此使員工素質獲得改善,因此通用汽車學院亦被稱為企業大學之先驅。雖然通用電氣公司於1950年代中期,即領先世界創立第一所企業大學,但直至1980年代末期,企業大學才廣為美國各企業所設置,藉此促進員工學習與發展,並成為企業策略的一部分。根據Corporate University Xchange (CUX) 顧問公司的統計顯示,美國從1988年到1998年之間,企業大學數量由400家倍增1600家,到了2003年,甚至已超過2000家。1998 年《企業大學評論》雜誌對140 所美國企業的問卷訪查,84%的受訪企業已設立或正在籌備自己的企業大學,其中34%的企業員工數少於5000 人。同時,進入企業大學進修者的規模也日益增長。 相較於企業大學在國外已發展數十年,台灣於二十多年前開始引進企業大學之風氣,企業希望藉企業大學之設立及員工整體訓練職涯之規劃,達成企業永續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