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播与全球化社会:.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与全球化社会:

傳播與全球化社會﹕ 研究綱要 陳國明 Dept.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Associate professor, 2 傳播與全球化社會﹕ 研究綱要 中文摘要 我們已逐漸生活在全球化的社會裡。傳播與交通科技的發展,大 大地縮小了地球的尺寸和世界的範疇。人類與人類,文化與文化之間所 形成的寰宇依存性,已經成了當今生活的常態。全球化社會的來臨,促 進了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相互依存的關係,如何了解和接受文化間的差 異,已成了全球化社會裡有效溝通的先決條件。本文針對這個趨勢與需 求,認為傳播學者應該經由研究,來肩負起協助人們適應未來社會的責 任。本文進而提出一個可供傳播學者依循的研究綱要。這個綱要包含了 四項主題:新社區意識的建立,文化認同和文化多元趨向的辯證關係, 全球化媒體的衝擊,與全球化社會裡市民身分的界定。作者深信,這些 主題將是未來人類社會首當面對的問題,而且也將是傳播與溝通學研究 的主要方向與內涵。 中文關鍵字:全球化社會、社區意識、文化認同、文化多元、 全球化媒體、全球化市民身分 3 傳播與全球化社會﹕ 研究綱要 一、前言 我們已逐漸生活在全球化的社會裏。傳播與交通科技的發展,大大地縮小了地 球的尺寸和世界的範疇。人類與人類,文化與文化之間所形成的環宇依存性,已經 成了當今生活的常態。全球化社會的來臨,促進了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相互依存的 關係,如何了解和接受文化間的差異,已成了全球化社會裏有效溝通的先決條件。 包括科技發展,商業國際化,廣泛的人口遷移,多元文化主義的形成,和國界漸趨 模糊等當今潮流的推波助瀾,現代人幾乎日日必須面對與來自不同文化的人溝通。 這種全球化社會的發展,意謂著要能夠在二十一世紀活出意義和有所成就,求取文 化間溝通的知識與技能,便成了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 (Chen Starosta, 1996, 1998) 。 二、全球化社會的衝擊 全球化社會需求一種新的思考與組織模式,往日那種沉緬於地域性文化的生活 方式勢將成為過去。幾十年來,我們已逐漸地牽連本土外的事務,至今已進而達到 本土與外在世界相互交溶到不可分割的地步。時而到他國旅遊,海外找尋或拜訪似 乎早已遺忘的親友,負笈異地求取更高深學識,尋求更大的商業市場,軍事或非政 府性組織的連盟活動,甚至選修不同族裔的音樂美術課程或研讀不同文明的過去與 現在,皆顯示了全球化社會來臨的蛛絲馬跡。在這一步一步挪向更廣泛的文化了解 過程,我們也正一滴一點地把自己的本土文化留置在後頭。在每一次新的交接之時, 我們也開始喜歡了另類的食物、建築、音樂或文學。在每一次商業交易之後,我們 也開始試著調整自己的文化教養,以求日後的交易能更順利地進行。全球化的浪潮 帶給我們一種逐漸累積的對其它可能性的認知。這種經由交接溝通和學習所獲得的 認知,是一個無法走回頭路的過程。 我們因全球化的趨勢而增長了認知的範疇,所獲得的代價是文化間隔絕分離與 封閉 無知的終結。我們已開始注意到 Ebonics (一種黑人英語)對所謂標準英語的衝 擊,我們也開始研究美國、日本、或中國人管理行為的異同。其他諸如北美的實用 主義與印地安人的理想主義之間的互動,多神信仰與一神論之間的對話,溝通上說 4  不 就是意謂著 不 和說 不 很可能意謂著 是 的文化之間的會談等幾十 年前從未想到會發生的事,如今也都見怪不怪了。 但是全球化的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