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中期考试试卷(附答案和答题卡).doc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中期考试试卷(附答案和答题卡).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中期考试试卷(附答案和答题卡)

2017年泾川一中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尽管中国古代没有西方式的学科分类因而也就不存在美学学科但其处理感性领域以及感性与理性之关系的实践和方法却是极其丰富而又独特的其核心内涵我们称之为“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就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的学术、文化如潮水一般涌入中国但我们不能直接把“美”和“艺术”这两个西方美学的中心概念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根据国学而熔铸叔本华、康德、尼采等人的学说把“境界”这一概念从古典过渡到现代由诗歌拓展到人生经诗学而沟通哲学从而使之最后告别传统诗话提炼为现代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宗白华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来寻找中国的美学特征。他不仅发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美的两大类型即“错彩镂金”的美与“芙蓉出水”的美而后者是中国古典艺(选自《社会科学报》有删改)1.下列对于“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它是中国古代处理感性领域以及感性与理性之关系的极其丰富的实践和方法B.它的特征之一是物质媒介十分简省走的是反物质主义路线与西方近代艺术相近。它成为情操、意志和人格的有力支撑能对感性欲望和冲动节制、升华并规范提升。它是对感性领域以及感性与理性之关系的应对方式即采用的平淡、简易甚至枯涩的形式。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中国美学基本精神形成的社会基础是对商品生产、消费和物欲自觉地采取了抑制和约束的政策。中国美学不能移植西方美学的中心概念那样只能把中国美学变成西方美学的中文注释本。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根据国学熔铸西方学说把“境界”提炼为现代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宗白华发现的中国传统艺术美类型之一“芙蓉出水”的美是中国古典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古代没有美学学科但美学的基本精神能够通过诗词、水墨画和戏曲等艺术形式体现出来。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近代艺术C.宗白华发现的传统艺术中美的两种类型和时空意识都揭示了中国艺术独特的意蕴、内涵和精神。王国维和宗白华的美学研究证明中国美学具有了内在的属于中国学术的质的规定性。阅读下面的完成~题。(分)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法]莫泊桑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田野里的一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屋里有八个仆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突然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是一篇以一名普鲁士士兵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作者以普鲁士侵略法国为创作背景。作者从普通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描绘出了一个贪恋安逸、畏惧死亡、在战场上思念亲人的厌战者形象。小说通过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表现了他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小说结尾施那夫斯面带微笑但内心却十分痛苦E.作品表达了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士兵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发动战争只是统治者的政治手段人民爱好的是和平。小说取名为“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请你简述作品中瓦尔特·施那夫斯经历了怎样的奇遇。(4分)小说多分) 有人认为主人公施那夫斯的人物形象是可悲的有人认为施那夫斯是可爱的那你的观点呢?请探究文本概括分析。(分)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完成~题。(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琵琶行并序》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