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3618块火驱效果分析及认识(辽河油田合作区赵军善)
* 合作开发作业区 赵军善 2013年9月 基本概况 1 存在问题及对策 2 认识及效果 3 4 汇报提纲 结论及建议 高二三区开发井位部署图 高3618块 含油面积1.16Km2,地质储量1323.3×104t L5砂体含油面积1.018Km2,地质储量850×104t L5 L6 一、基本概况 1、区块地质概况 一、基本概况 2、火驱前开发现状 周期产油变化图 油汽比变化图 油井 平均单井日产 采出程度 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平均单井吞吐 累油汽比 71口 1.6t 16.5% 87% 7.1 1.13 平均地层压力变化图 一、基本概况 3、火驱简要历程 日 产 液:617.4吨 日 产 油: 220.5吨 综合含水: 64% 日 注 气:16.8万方 累 注 气:8120方 空气油比:1342方/吨 基本概况 1 存在问题及对策 2 认识及效果 3 4 汇报提纲 结论及建议 调补层15口 问题1. 注采系统不完善,火驱层位不对应 井网完善程度 85% 95% 纵向对应关系 47% 68%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井侧钻28口 转火驱开发以后,注气井数目增加至26口,区块内火驱井网不完善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火驱井网内油井开井比例低,注气井与采出井生产层位不对应。 对策: 区块转火驱开发后,受火驱影响部分油井在生产上表现出液、油、气不出的状况,示功图表现为由原来的充满状态变为供液严重不足。 问题2. 近井地带油层堵塞严重,影响火驱效果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火驱 近井地带 油层堵塞 原油性质 发生变化 影响 开发效果 注汽 上倾部位及个别下倾受效状况差的油井选择5口实施吞吐引效,初期日增油28.5t,目前日增油16.8t,累增油1616t。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对策1:实施油井吞吐引效改善平面受效状况 解堵 复合压裂解堵2口井,初期日增油9.7t,目前日增油4.4t,累增油458.1t。 对策2:实施油井复合压裂解堵解除近井地带堵塞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问题3.井组间存在平面气窜矛盾,阻碍火线均匀推进 区块在火驱过程中受储层物性、亏空程度及蒸汽吞吐时汽窜通道的影响,火线推进时出现单方向气窜现象,井组内平面气窜矛盾增加,部分单井气窜严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对策:合理动态调配气,有效解决平面气窜矛盾 火驱过程中依据方案设计逐月调 整注气速度,平均单井日注气量 由 初期0.9-1万方增加为目前2万方左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注气速度能够维持火驱正常燃烧。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本概况 1 存在问题及对策 2 认识及效果 3 4 汇报提纲 结论及建议 产出气组分变化显示地层逐步转入稳定高温燃烧状态 三、认识及效果 1、油层燃烧状况 高温氧化燃烧标准 O2含量: 85% CO2含量: 10% 视氢碳比: 1~3 试验区注入空气中的氧气利用率90%以上,视H/C原子比为1.4,CO2含量稳定上升,目前在15.6%,三项重要指标均符合高温氧化燃烧标准。 依据油井见效时间显示地下火线由中心至外围逐步推进 井距75-150m油井见效时间主要集中在火驱后100天之内,并且目前全部符合高温燃烧标准;井距150-300m油井见效时间集中在火驱后200-300天之内;而井距大于300m油井见效时间在400天以上。 地下火线推进受火井油井的井间距离影响,呈现由 中心至外围逐步推进的特点 。 第一批见效井 第二批见效井 第三批见效井 点火井 火驱见气井分布示意图 1、油层燃烧状况 三、认识及效果 高3-6-018井压力变化曲线 转火驱开发后,地层压力递减趋势得到控制,并开始逐步回升,说明火驱注气具有补充地层压力的作用。 高观22井压力变化曲线 2、油层压力状况 观察井压力变化情况 三、认识及效果 火井转驱初期井口压力在1.7-5.2MPa,由 于地层亏空大,注气压力下降较快,半年后井口压力下降为1.5-3.2MPa,随着注气时间及注气量的持续增加,注入压力开始逐步缓慢回升,目前点火井注入压力在3.1-6.9 MPa,说明注气井井底附近地层能量得到补充。 2、油层压力状况 火井注气压力变化情况 三、认识及效果 3、油层温度变化情况 平面温度变化 高3618块观察井温度情况 从观察井、油井测温情况来看,平面上油层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