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師生關係

第5章 師生關係 本章大綱 第一節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第二節 師生間的關係型態 第三節 增進師生關係的技巧 第四節 教師對學生不當行為的處理 前言 克拉克(R. Clark)所著的暢銷書《優秀是教出來的:基本的五十五條班規》,表面上是這些班規成功地教導了學生,然而實質內涵上我們看到的是克拉克對學生的態度,他下定決心要給每位學生一個不同的人生、一個更好的人生,於是他投入、付出而產生了正向的師生互動及營造了正向的師生關係。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1/ 23) 教師的角色 韓愈在〈師說〉中提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吉諾特(H. Ginott, 1972)說過:「我(教師)要做成令人驚訝的結論,即教師是班級氣氛的決定性因素,其個人的方法可以營造班級氣氛。教師每天的心情也會影響班級天氣的陰晴。身為一位教師,我擁有極大的權力,可以使學生生活悲慘,也可以使學生生活變得好玩,可以是破壞的工具,也可以是鼓勵的道具。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2/ 23) 五種教師的權威類型 權威並不是指「強迫服從的力量」,而應視為「做決定的權利」(the right to make decision)和「採取行動的力量」(the power to take action) 。 傳統文化的權威(tradition authority)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 人格參照的權威(reference authority) 教師權威是來自於其人格和行為對學生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很多是透過觀察、楷模學習而來的,所謂人師比經師重要,身教重於言教。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3/ 23) 專家的權威(expert authority) 教師比學生有更成熟的人格發展、更豐富的知識及人生歷練,尤其對所教授的學科或領域有更豐富的學習經驗和素養。 法定職位的權威(legal authority) 教師在「教師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家庭暴力防治法」都訂有一定的權利、義務和職責。 教師除應遵守法令履行聘約外,並負有輔導或管教學生,導引其適性發展,並培養其健全人格之義務。 教育人員知悉兒童及少年有遭受各種傷害情形者,應立即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24小時。這是法律賦予教師的權威。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4/ 23) 獎勵與懲罰的權威(praise and punish authority) 由於教師的教學及對學生的輔導享有專業自主權,並具有輔導管教學生之義務,因此教師對學生有施予獎勵和懲罰的權威,獎勵包括了社會性、活動性和物質性的獎勵;而懲罰主要可分為給予嫌惡刺激、剝奪權利兩大類,但不包括體罰在內 。 吳伯(T. Wubbels)等人將這些權威的運用分成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支配與放縱,另一個層面是合作與對立。研究結果發現中高度(而非極度)的支配和合作是最好的權威運用,亦即教師有明確的目標和強力的輔導,同時又能注意及關懷學生的興趣和需求,能夠建立最好的師生關係。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5/ 23) 由此可知,好老師不是「什麼都行」(anything goes),也不是「只有獎懲」(reward-punishment)。 案例5-1 :教師的原則 實習教師代課,兩位學生欲背著書包離開教室,教師也於黑板上記曠課,學生回教室時看到,表示都記曠課了又欲要走,教師要不要說:「你們留下來就不記?」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6/ 23) 問題與討論 當教師堅持原則,卻可能造成師生衝突或對立時,該如何取得平衡?教師經常碰到類似的狀況,例如學生蹺課,教師盡義務通知家長,卻被學生視為告密者,使其被家長處罰;或是先告知學生上課時不可喧鬧,否則將處以罰站,教師真的因學生吵鬧不休,影響他人而處罰學生時,反被學生指為「白目」教師。 對某些學生來說(如阿重和阿業),上學真的是一件窮極無聊的事,但卻又不得不來,而教師也有其該盡的義務,那麼應如何協助學生找到上學的意義,讓他們為自己找些事做?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7/ 23) 教師應有的態度和作為 有效地運用溝通技巧 傳送訊息時應使用我-訊息(I-message),訊息乃是做事實的描述而非價值判斷。 西諺云:「在你能以傾聽來學習之前,你要先學習如何傾聽」。 公平且一致地對待每位學生 對每位學生應該要公平,沒有私心,不要偏好成績優良或社會經濟背景較好的特定學生。教師的管教態度也需一致,此並非指教師對學生的行為都要以相同的方式處理,而是指教師的判斷應具有可信度且是一致的。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8/ 23) 同理心也是需要的,可以用你—訊息(如:你覺得不受尊重、你很難過)來回答學生的問題和懷疑。 尊重並關懷學生,營造安全無威脅的環境 教師應發揮教育愛,尊重每位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並以聲音、臉部表情和行為,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