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态度改变的理论一.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态度改变的理论一

態度與態度改變 陳麗欣 教授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大綱 壹、態度定義、功能、測量與形成 貳、態度改變的理論與研究 參、拒絕改變態度 肆、態度與行為的一致性 伍、結語 態度之定義 (一)態度是對任何特定的客觀對象、思想或人所具有認知的成分,表達感情的成分和行為傾向的持久不朽的系統。 (二)McGuire(1985:239)給予態度的工作定義如下將物體或思想按照某個判斷向度定位的反應。 (三)Petty Cacioppo(1981:7)則將態度定義為對特定的對象(人、事、物)的一般性與持久的正面或負面的感受(A general and enduring positive or negative feeling about some person, object, or issue) (四)Eagly Chaiken(1993:1)則將態度定義為經由對該個體喜歡或不喜歡的評價表達對特定個體的心理傾向(Attitude is a psychological tendency that is expressed by evaluating a particular entity with some degree of favor or disfavor) (五)態度是對任何特定的客觀對象、思想或人所具有認知的成分,表達感情的成分和行為傾向的持久不朽的系統。 態度之結構論 一、就態度的結構而言,研究者也持有兩種觀點: 1.三元論:態度包含認知、感情與行為傾向三個部分。 (1)認知(cognitive):有關態度對象的事實、知識與信念,是較複雜的。 (2)感情(affective):對態度對象的感覺或喜好,尤其是對它的評價,是很單純的。 (3)行為(behavior):對該主體所預備採取的反應或行動傾向。 2.單元論:態度主要是情感評價部分。 二、目前社會認知學派在做實驗研究時,多採用單一的情感評價向度(如Petty Cacioppo,1981)但是在編製態度量表時,多數研究者會採用三種成分的觀點 態度之結構論 三、EVALUATION單要素說:An attitude i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evaluation , at some level of intensity , toward an object. 1.??????? 態度是有特定的態度對象的:是針對某一個特定的人、事或物所抱持的看法或感覺。 2.??????? 態度是一種假設的建構:態度是一種內在的、假設性的建構,是無法直接觀察到的,通常需經由推論的過程才能得知。 3.??????? 態度是持久而不易改變的:認知成分通常較易改變,而當態度的情感成分也牽涉進去時,反應方式就完全不同了。 4.??????? 態度與信念及行為意向關係密切: (1)對一個事物對象的信念,影響對這個對象的態度而決定了行為傾向。 (2)外顯行為控制了態度的認知及情感成分。 態度的功能 (一)工具性功能: (二)自我防衛功能: (三)知識功能: (四)價值表達功能: (五)社會適應功能 態度的測量方法 (一)直接測量法 1.??????? 自陳式(Self report measures) 2.??????? 由多項題目組成的態度量表(Multiple response measure) (1)Thurstone Scales 等距量表法 (2)Guttman Scales累加量表法 (3)Likert Scales總加量表法 (4)Osgood, Suci與Tannenbaum語意分析量表 (二)非直接方法 Covert measures 1.??????? 掩藏自陳式,使用投射測驗 2.??????? 行為指標,使用非語言行為指標 3.??????? 非干擾性測量(Unobtrusive measure):不會讓被測量者感受到他正在被測量的方法 4.??????? 生理反應測量(Physiological measures ) 5.??????? 腦神經反應 絕大多數採用直接測量法, 態度形成的理論(一) (一)天生的態度 1.??????? Tesser(1993)發現即使同卵雙生子自出生起便分開養育,並且從未見過對方,同卵雙生子對事物的態度類似性仍高於異卵雙生子。 2.??????? Olson et al. (2001) 同卵雙生子 態度相似性高於異卵雙生子 3.??????? 多數態度的形成主要是經由社會互動產生的。 態度形成的理論(二) (二)Aronson,Wilson, Akert (1999)則認為態度可以建立在認知、情感或行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