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化反哺与 - 日中社会学会.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反哺与 - 日中社会学会

日中社会学会『21世紀東アジア社会学』第5号(2013年3月)(電子版) ISSN1883-0862 特集:国際シンポジウム「グローバル時代における人間と社会:日中間 の対話」 ※今回、「特集」で掲載された各ペーパーは、2012 年3 月28-29 日に長崎大学で開催された国際シン ポジウム「グローバル時代における人間と社会:日中間の対話」(後援:日中社会学会)において発 表された内容に基づくものである。 ※ 文化反哺与器物文明的代际传承 Culture reverse and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in modern China 周 晓虹(ZHOU,Xiaohong) 中国 南京大学 摘要:“文化反哺”是理解处在急速变迁时代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一个土性概念,它 在由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共同引发的变迁维度上理解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颠覆或倒置现象, 将急速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文化吸收现象视为新文化传承模式。 在新兴食品、移动电话和电子计算机三类现代器物的传播与推广中,突出表现为器物选择过 程中代际倾斜、去中心化和数字鸿沟趋势,在器物文明传承过程中出现的这种代际颠覆现象, 是 30 年改革或社会变迁带给中国人的心理体验的一部分,它在精神层面上赋予中国经验以完 整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文化反哺 器物文明 代际传承 中国体验 作者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210093)。 文化是一个社会或一个人群共同承认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的集合,自然也包括了使这些 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客观化的物质实体。几乎所有关于文化的研究都会涉及其共有性和传承性。 共有性,是就共同生活的人群即社会成员而言的,不仅同一群体成员的生活方式和他们使用 的器物密切相关,他们对事物或行为的对与错、好与坏、可行与不可行也有基共识;传承 性,是就代代相继、绵延不绝的人群共同体即代际成员而言的,传承不仅使得人类的创造物 能够代代相传,而且使得每一代都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文化,这为文化变迁奠定了基础。 古往今来,因为时间流逝的一维性,文化传承尤其是物质文化传承都是由父及子,由上 代传至下代;下一代会再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技术水平、可得资源和自身需求创造与 自己时 代相适应的物质文化或器物文明。由此,在器物的制作尤其是使用上,“手把手”教导是父及 子、师及徒、上代及下代最为常见的传承方式。近几十年以来,由于迅疾的文化和社会变迁, 这种常见的器物文明传承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所称的“文化反哺”即那种由年轻一代将文 ※研究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体验”成果之一,得到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985 工程” 改革性项目(项目编号 NJU985JD07)和“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基金资助。 1 化及其意义传递给其生活在世的年长一代的新的传承方式,传统代际关系发生断裂,原有教 化者(亲代)与被教化者(子代)关系颠覆成为这个特定时代最令人困惑的叙事议题。1 一、社会变迁与叙事背景 人类社会的变迁自古有之,但是变迁成为人类自觉思考的主题却和社会学身一样,是 韦斯特伍德 (Sallie Westwood)所说的现代性的产儿。2 西方社会科学发展历史的主要成就 和基规则自 17 世纪到 20 世纪的那场所谓从传统到现代的大变迁。而对变革的路径及其动 因分析,就是西方或现代社会科学的全部知识遗产。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提出,应该努 力将改革 30 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社会变迁转化为学术,否则就像黄万盛所言“无论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