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芋的组织培养.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芋的组织培养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 639 岩芋的组织培养 * 龙春林 程治英 刘本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 Tissue Culture of Remusatia vivip ara Schott * LONG Chun-Lin , CHENG Zhi-Ying, LIU Ben-Xi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04, China 1 植物名称 岩芋(Remusatia viviparaSchott)。 从培养瓶取出试管苗,栽入基质中,浇透定根 2 材料类别 珠芽。 水,覆盖塑料薄膜保湿,但要视苗状况注意补水 3 培养条件 (1)丛芽诱导培养基:MS+6-BA 4 mg·L-1 和通气,移苗后20 d可揭膜,粗放管理。移苗 (单位下同)+2iP 4+NAA 0.5;(2)丛芽增殖培养基: 成活率达90%。试管苗生产周期约需4个月,且 MS+6-BA 4;(3)生根培养基:MS+NAA 0.5。培养 可周年生产。 基中蔗糖浓度为3%,琼脂固化,pH 5.8。培养 5 意义与进展 岩芋为天南星科植物,是云南、广 -1 温度(27±2)℃,光照时间12 h·d ,光照度2000 lx。 西等地常用的民族民间药用植物,具有较大的开发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潜力。野生岩芋附生在密林大树上或灌丛中的岩石 4.1外植体的获得 将野外采集的岩芋珠芽,用水 上,要求生境严格,分布区小,一旦生境遭破坏 冲洗后,过70%乙醇,再用0.2% HgCl消毒10 和人类开发过度,就有濒危的可能,本文结果可 2 min,无菌水冲洗数次。用无菌滤纸吸干珠芽表 能对保存这一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和开发利用有一定 面水分,接种在MS培养基上。15~20,珠芽d 的参考意义。岩芋的离体培养尚未见报道。 萌发(露白)。 4.2丛生芽的诱导 将萌发的珠芽转接到培养基(1) 上,约40 d,岩芋芽的基部产生丛芽,平均每 个珠芽可得6个芽。将这些丛芽切割,继代在新 鲜的培养基(1)上,又能产生新的小而密的丛芽。 4.3增殖培养 将培养基(1)上形成的丛芽,切割为 2~3团转入培养基(2)上,又能产生较粗壮的丛芽。 培养40 d,增殖速度为1∶3,但随着培养时间 的延长,增殖速度加快,30 d,增殖速度达1∶3。 图1岩芋试管苗及生根情况 4.4生根培养及移栽 将高度在2 cm左右的芽条转 入培养基(3)上,20 d左右几乎全部芽条在切口处 收稿 2004-10-18修定  2005-04-28 形成不定根(图1)。当完整试管苗高3~4 cm、根 资助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4DKA30430)、 长1 cm、二至三叶时,便可移栽。移苗基质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项目 (KSCX2-SW-117)、云南省科技厅项目(2001C0058M 2∶1的腐叶土和黄土(事先用5%甲醛水溶液消 2001PY017)。 毒,密封24 h后便可开启使用)。移苗时,小心 *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