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质主义对双元孝道的影响——基于代际传递的视角 - 心理科学
1216 心理科学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6,39(5):1216-1222
心 理 科 学
物质主义对双元孝道的影响
——基于代际传递的视角*
1 **2
李启明 陈志霞
1 2
(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成都,611756) (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4)
摘 要
基于代际传递的视角,入户配对调查了 439 户亲子被试,构建并检验了物质主义对双元孝道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模型。结果
显示:(1) 亲子的物质主义都显著负向预测子女的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2) 物质主义存在较强的代际传递效应,且父母物质主
义以子女物质主义为中介变量间接负向预测子女的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3) 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都存在较强的代际传递
效应,但子女物质主义在其中起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父母物质主义的调节效应未达显著水平。据此结果,揭示亲子的物质主
义对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的多重负面影响路径,这对学校和家庭的孝道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物质主义 权威性孝道 互惠性孝道 代际传递
1 引言 (Yeh, Tsao, Chen, 2010) 等方面进行了探究。但这
些研究仅单方面考察个体孝道的影响因素,其研究
研究者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
结论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因此,本研究试图入户配
了双元孝道模型,华人孝道概念可区分为“互惠性”
对调查农村亲子被试,考察物质主义对孝道的影响
与“权威性”两种在内涵性质及运作功能上存在差
心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异的孝道 (Yeh Bedford, 2003)。权威性孝道主要基
物质主义被视为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重要性
于社会阶级和家族角色规范的文化原型,是一种被
的个人价值观 (Richins Dawson, 1992)。Schudson
动压抑、具情境特定性和文化特定性、作用力较弱
(1991) 认为,物质主义与传统价值观相冲突,如果
的规范信念。互惠性孝道主要根植于亲子间自然情
整个社会层面都是物质主义价值氛围,将导致资源
感互动的心理原型,是一种属于主动自愿、跨情境
浪费、颠覆传统价值观、破坏公民责任等。Grouzet
式、作用力强的规范信念。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
等人 (2005) 研究发现,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仁爱 ( 如
道都是孝道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都强调对父母和
责任、诚实、关爱 )、以及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等
家庭尽责,且两种孝道信念都受到当代华人的重视
价值观都互相抵触。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价值观
( 曹惟纯 , 叶光辉 , 2014)。
不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