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文化 - 博雅通识教育中心 - 国立勤益科技大学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通識教育
105 學年度 學期 教學大綱部別 日間部 □進修推廣部 □進修學院/專校 學制 四技 □二技 □二專 授課教師 教師學歷 碩士 教師經歷 教育部103學年度現代公民核心能力績優計畫主持人--環境文化 教師級職 講師 科目名稱 環境文化 必/選修 □必修 科目名稱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開課單位 □ 學時數 優質課程類別 □□智慧財產權、□內涵式服務學習課程、□性別平等、▓綠色課程
□創新、創意課程、□工作(職場)倫理課程、□工具機技術研發創新、創意課程定義:課程目標為「激發學生獨特的想像與創意思考,透過企劃與執行以創新模式解決實際問題。」 與核心能力關聯 知識統整能力創意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美感鑑賞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法治思辨能力博通宏觀能力倫理關懷能力(核心能力定義請參見附件一,請選擇2~3項相關程度較高之核心能力) 科目 □核心課程 ▓跨域性課程 ▓生活性課程
□學術性課程 □通論性課程 □經典性課程
(屬性定義請參見附件二,可複選) 自編教材及選讀資料 參考書目Alfred W. Crosby,鄭明萱譯(2013) 《》
Carolyn Merchant,吳國盛譯(1999) 《》Fernand Braudel,顧良、施康強譯1992)《15至18世界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北京:三聯書店。 《》Norbert Elias,王佩俐譯1998)《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研究》北京:三聯書店。Tim Dant,曾佳婕譯(2008) 《》 教學目標 1.了解自然與文化的相互依存:認識自然與人類之間互依互賴的關係。這些關係是藉由生活中自然的內涵與環境相關概念,連結文化的現象與結果。
2. 比較環境與文化演進的過程:透過古今中外的實例,可呈現出紋理脈絡性的差異,進而探討因為現代文明強勢的政治與經濟作為,造成環境與文化的改變。
3. 反思社會文化與環境改變的互動關係:從價值倫理、公平正義及心理行為等面向探討,分析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對立、超脫,以及人對自我的認識。
4.綜合思考環境與文化相輔相成的發展:藉由環境與文化的相關議題分析,反思現代社會的方向,讓學生透過個人專業領域及感興趣的主題,專研文獻資料,提出個人或分組再學習與實踐的成果,透過多樣的媒介分享。 評量方式量化:出席() 作業() 平時考() 期中考() 期末考()
質化: 內容綱要 基於環境與文化間不易與不應分割的觀點,本課程從價值信念出發,與中西環境理路及其文化的演繹交互接合;由三階段相互連貫的主題與單元加以組織,先啟發學生對於環境的覺知,然後引發有關環境與文化改變的問題討論。其後藉由分享有關的環境關懷故事以及環境文化保育的實踐,埋下信心與希望的種子,而讓學生綜合這一學期感興趣的主題,進行環境文化相關議題的實踐與再學習,則是學生可以親自耕耘屬於自己與共學夥伴一起學習的地方。學生可以透過不同媒介方式來呈現與分享。
本課程以人類多元文化為經,人與環境關係為緯,審視文化的中的器物、制度、理念,以及生物的、技術的、經濟與社會的、政治的環境關切。進一步藉由古今中外案例,認識人類文化在環境中的調適與實踐。再從當前的各種文化趨勢,綠色思潮及其反省,建構有意義的環境文化涵養。 教學方式網路教學課程… 創新教學
活動設計 (若有的話,請敘述本科目融入那些創新的教學活動設計) 科目進度與內容 週次 教 學 備註 1 課程安排、評分方式及作業與評量安排
說明課程的關切是對於環境文化內涵的理解、分享與創意,建立正向、尊重的態度及價值觀。 參與討論 2 環境文化概要
檢視不同的環境概念與關切的面向,及不同的環境價值與信念在中外文化中的表現。結合校內現代藝術展示。 參觀展示、分組討論 3 環境文化與自然
認識自然與人類之間的連結,從生活的內涵與有關活動,探討文化的現象與對環境產生的影響。 心得發表 4 環境文化與社會
文化都有其社會基礎,人類的能力是在建構社會或超脫自然。人如何認識自我。 分組討論 5 環境與人類早期文化
人類歷史,由人口成長到不同族群間的交流與征戰,在七千年前、東西文明擴展前後,人類早期文化的特徵,及其與環境的關係。 課堂問答 6 環境文化觀點
探討課堂、講座及實地參訪的學習經驗,思考環境文化的相關課題。讓學生能從生物、地理、政治、經濟與社會等面向思考,也能在價值倫理、公平正義、心理與行為等面向,提出問題與再學習的主題。 回饋單 7 環境與農業文化
認識最直接受到自然影響的農業活動及不同型態的農業文化與環境間的相互適應。了解農業對自然的改造取得糧食來源,促成人口的成長,也提供了定居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缺损的理论和发现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pdf
- 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 - 西南大学期刊社.pdf
- 泵站变角变速组合优化运行算法.pdf
-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ppt
- 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ppt
- 活动轮廓模型在重叠藻细胞计数中的应用 - 计算机工程.pdf
- 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研究 - 水科学进展.pdf
- 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几种方法比较 - 资源科学.pdf
- 活用载体,提高复习效率 ——《系统与设计》高考专题复习课课例 一 .doc
- 活动设计 - 点.ppt
- 中国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军事航空模拟与训练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农业增压泵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机床控制系统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果园式拖拉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农业植保无人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捆草绳(打捆机捆扎绳)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投资方向研究报告.pdf
- 中国标准布氏漏斗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柔性进料系统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捆箱拉伸膜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投资方向研究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