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场工读负面人际互动知觉类型之研究 - 教育学报
職場工讀負面人際互動知覺類型之研究
*
劉仲矩
摘 要
企業透過聘用工讀生可以彈性調整人力結構,又可以節省成本。然
而工讀生由於社會經驗的不足、缺乏磨練與教育訓練,其與客戶或公司
人員互動時,可能產生負面人際互動知覺。因此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討工
讀生與上司、同事、顧客互動時所產生的負面人際互動知覺類型。首先,
以開放式問卷詢問研究對象,發展出相關題項,再以25位工讀生為對
象,進行Q分類。研究結果發現工讀生負面人際互動知覺類型包括:不
公平對待知覺型、代罪羔羊知覺型、未獲信任知覺型與政治鬥爭知覺型
四類。上述類型可協助企業瞭解工讀生的負面人際互動知覺問題,使管
理階層協助其改善職場負面人際互動問題,以提昇管理效果。
關鍵詞 :負面人際互動、知覺、工讀生、Q方法
責任編輯:謝小芩
投稿日期:2012 年2 月23 日,2012 年 7 月 13 日修改完畢,2012 年 10 月24 日通過採用
*劉仲矩 ,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 ,E-mail: gereliu@.tw
65
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 第二十九卷第二期
壹 、緒論
一 、研究動機
近年來,由於全球金融風暴造成國內的不景氣,企業為因應這股風
潮,必須調整自身體質。一方面樽節成本,另一方面因為市場萎縮,對
人力作適度的彈性調整 ,因此,一些彈性的人力運用如人力派遣、臨時
人員或者工讀生等,就成為企業很重要來源。
許多大學生會利用時間到企業工讀,除了生活壓力外,也可能協助
其累積相關的社會經驗。在大學的校園中,學生最重要的就是學習,透
過不斷的學習經驗,建構各種學習面向 。然而在大學校園中 ,學習型態
主要是強調的是在學術層面 ,可能忽略教室外的學習經驗 ,這些經驗包
含參與校園慶典節目活動、參加校內與校外活動、休閒及體育活動、打
工與社會服務等等 (陳金貴,2000 ),這些生活與實務經驗的累積,往
往可能對學生的未來有很大的助益。張雪梅(1999 )指出教室外的活動
與學習經驗占學生很多的時間,而這些學習經驗對大學生的認知學習及
自我發展帶來良好的正面效果 。
事實上,大學生在青年時期除了在學校受教育外,透過對外在生活
環境、社會狀況的認識,協助對自我意識的追尋;也可以發展適當的人
際關係、維持經濟獨立、為職業作準備等,協助個人未來發展順利(黃
振隆,1994 )。另外,陳韻宇(2008 )也認為大學生在求學階段有工讀
經驗或許對其就業力或就業市場瞭解會更有助益。然而,大學環境不同
於企業的環境,企業環境中有上司、同事、顧客等層面,由於大學生本
身與業界實務上的脫節,在社會經驗或人際互動能力上的缺乏,在互動
的過程中,很可能產生一些負面的人際互動情形,再加上學校也不見得
能對這些情形提出適當的說明與建議,因此研究大學生從事工讀經驗並
協助其瞭解可能遭遇的一些人際互動困難或挫折,就顯得很必要,也是
本研究的動機所在 。
66
職場工讀負面人際互動知覺類型之研究
二 、研究目的
面對前述提及對於大學生與業界實務脫節的批評,屢見實務界人士
批評,而大學生本身除了學校所學知識以外,也需有業界的工讀經驗,
讓自己能夠在理論與實務方面相輔相成 ,增強職場競爭力。而企業隨著
顧客導向的要求增加 ,工讀生與顧客及公司內部員工互動的要求增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