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扬州慢课件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19、扬州慢课件 -

词的知识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词的分类  ? 中国文学史上,唐诗、宋词、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派。豪放派的代表 作家是 和 。婉约派在北宋的代表是 ,在必修四学过他的词是 、 。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 ,在必修四学过她的词有 、 ;后期则是 ,《扬州慢》便是他的代表作。 扬州慢 姜夔 作者简介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由于讲究音律和锤炼字句,其作品精工典雅,意韵谐婉,但也有用典过多,词意隐晦等特点。同时他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词留下了十七首当时用于演奏的古乐谱,对研究唐宋音乐极有价值,留有《白石词》。 ???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背景简介 ???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邗沟、广陵、江都、芜城、维扬等名称。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自然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一。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时有“扬一益二”之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课堂自主学习】 1、听朗读录音,朗读、齐读这首词。 字音: 淳熙chúnxī 初霁jì 荠jì麦 弥mí望 戍shù角 怆 chuàng 然 自度dù此曲 黍shǔ离 2、说说解小序的意思,并分析其作用。 小序有什么作用? 3、结合注释,小组内交流对这首词的理解。 【课堂小组合作探究】 1、扬州的路上,作者心中的扬州是一幅怎样的图景?进入扬州城,看到、听到和联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景象? 分析: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概述扬州地理、历史、名胜,说明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繁华无比。这两句突出对名都的仰慕、神往,在表现手法上是虚写反衬,以昔之繁华、令人神往反衬下文今日扬州的破败荒凉。 春风十里: 运用借代、引用、对比,虚写等手法。“春风十里”指代昔日扬州繁华的街道,化用杜牧诗句写昔盛,反衬今日的衰败景象,并与“尽荠麦青青”构成鲜明对比。 (2)进入扬州城 作者看到是一幅破败荒凉的景象:荠麦青青、废池乔木、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红药。 分析: 尽荠麦青青: 长满了青青的荠菜、麦子。“尽”写出了现在的扬州城全是荒凉的景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废池、乔木本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酷烈、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他们都在痛恨金兵发动的侵略战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这样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