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柳永与北宋初期词风的演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柳永与北宋初期词风的演变

第一节 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晏殊、欧阳修 一、晏殊词 1、晏殊(991-1055) ——太平宰相、北宋倚声家初祖 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13岁以神童应举,赐同进士出身。一生长期居于高位。有《珠玉词》。 a、珠圆玉润,温润秀洁 b、抒情中有理性思考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珠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晏殊对五代词的传承与变化 继承:形式——小令 内容——伤春怨别、男女恋情 变化: A、词写男女之情,但无艳意,纯净雅致。 B、在男女的离愁别恨外流露出对生命有限的忧思,透露出士大夫自我解脱的高雅 C、语言脱去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清丽淡雅,温润秀洁。 二、欧阳修词 1、欧阳修(1007-1072)的生平 字永叔,四十岁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永丰)人。少孤贫,用心苦读。天圣八年(1030),晏殊知贡举,欧阳修进士及第。正直敢言,几遭贬谪。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于颖州,谥文忠。有《六一词》、《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等。 2、欧阳修词创作 (1)爱情词语长情深。如《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去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 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踏莎行 候馆梅残, 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水调歌头 快哉亭作》 苏轼 ???? 落日绣帘卷, 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 欹枕江南烟雨, 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 倒碧峰。 忽然浪起, 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 未解庄生天籁, 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3、欧阳修词的创新 (1)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 (2)积极的学习民歌,使词朝着通俗化发展。借鉴民歌“联章”体,创制分咏十二月的《渔家傲》、咏颍州西湖的《采桑子》 (3)开始创作长调慢词,如《千秋岁》《摸鱼儿》 (4)风格疏隽明朗、深婉幽曲。如吟咏西湖的十首《采桑子》、《蝶恋花》《踏莎行》 第二节 范仲淹、张先、王安石词 ——开拓词境 一、范仲淹词 1、范仲淹(989-1052)生平。字希文,吴县人。少年生活学习十分艰苦。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守边四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实行“庆历新政”。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 《御街行》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