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答问》青少年读物.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竹林答问 竹林答问 清·陈仅 1 竹林答问 问:《诗三百篇》自是三代时诗体,自《株林》后, 经传所载逸诗,皆与《风》、《雅》体裁不合,孟子所谓 《诗》亡,岂谓是与? 孟子言《诗》亡,自谓采诗之职亡而变风不陈耳。 若体格之变,风会所转移,诗之存亡,实不系此。即如 春秋之季,列国谣诵已与《三百篇》殊体,诸体所载孔 子之歌皆然,岂孔子当日尚不能为《三百篇》体制乎? 然则汉、魏之五言,有唐之律绝,虽圣人复生,亦无意 无必而已。必欲摹《雅》、《颂》为复古,剽《风》、《骚》 以鸣高,非圣人删诗之旨也。 问:宋人谓删后无诗,又以文中子续《诗》为僣。 如叔父言,则古今果无别与? 宋人之论,尊经则可,於说诗则无当也。朱子取昌 黎《董生行》入小学,何尝薄后人邪?古今无一日无性 情,即无一日无诗;无一日无家国天下,即无一日无美 刺。故他经不可续,独《诗》可续;《二南》、《雅》、《颂》 不可续,而变风、变雅可续。圣人复起,吾言不易。惟 各存其是而不以古人苛绳之,斯可耳。 2 竹林答问 问:历代之诗,宋不及唐,唐不及汉、魏。李、杜 诗高处,较《十九首》尚隔一筹,何况《三百篇》?三 代邈矣!岂古今人竟不相及若此邪? 古今诗人之不相及,非其才质逊古,运会限之也。 使李、杜生建安、正始,亦能为子建、嗣宗;使东坡生 天质、元和,亦能为杜、韩。十五《国风》多闾巷妇女 所作,谓李、杜、韩、苏不及成周之闾巷妇女,恐无此 理。 问:前人论诗有性灵、学力二种,敢问何谓性灵? 性灵,即性分也。学诗者有天资颖悟出手便高者, 是性分中宿世灵根。摩诘所谓“宿世本词客,前身应画 师”。沧浪所谓“诗有别趣”。此种人学诗最易,然往往 缺於学术,转至自误。其由学力进者,多不能成家,以 性情不相入也。故两者必相须而成。 问:今人之论,又有性灵诗一种。袁简斋《论诗》 云:“钞到锺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似实有 所谓性灵诗者,然否? 诗本性情,古无所谓“性灵”之说也。《尚书》:“诗 3 竹林答问 言志。”《诗序》:“诗发乎情,止乎礼义。”《文赋》:“诗 缘情而绮靡。”有情然后有诗。其言性情者,源流之谓, 而不可谓诗言性也。“性灵”之说,起於近世,苦情之有 闲,而创为高论以自便,举一切纪律防维之具而胥溃之, 号於众曰:“此君之性灵然也。”无识者亦乐於自便,而 靡然从之。呜呼!以此言情,不几於近汉、心隐之心学 乎?夫圣人之定诗也,将闲其情以返诸性,俾不至荡而 无所归。今之言诗者,知情之不可荡而无所归,亦知徒 性之不可以说诗也,遂以“灵”字附益之,而后知觉、 运动、声色、货利,凡足供其猖狂恣肆者,皆归之於灵, 而情亡,而性亦亡。是故圣道贵实,自释氏遁而入虚无, 遂为吾道之贼。诗人主诗,彼荡而言性灵者,亦诗之贼 而已矣。 问:《文章缘始》谓五七言皆起於汉。然《毛诗》“伴 奂尔游矣”三章,“惟昔之富不如时”二句,已见胚胎, 是同出於西周之时矣。 此语诚然。五言古诗起於苏、李,七言古诗起於《柏 梁》。若五言歌行,汉人之乐府也。七言歌行,肇始於禹 4 竹林答问 《玉牒辞》。《拾遗记》所载《白帝》、《皇娥》二歌,不 足信。后来如《饮牛》、《临河》、《采葛》、《易水》、《垓 下》、《大风》皆是,亦乐府也。古诗及歌行自是两种, 论古诗之源,则五七言同时;论歌行之源,则七言先於 五言。沧浪於此,颇似倒置。至谓四言起於汉韦孟,则 大谬。此齐、梁诗体之所以卑也。 问:学诗欠第何先何后? 诗之次第,五古为最先,七古次之,五绝次之,五 律次之,七绝又次之,七律最后。学诗者亦因之为次第。 有以绝句为截句,谓截律体之半以为诗者,不知绝之先 於律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