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椅子和绳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椅子和绳床

唐代的椅子与绳床; 中国的椅子发展到五代已相当成熟,这《韩熙载夜宴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毫无疑问,椅子在五代之前即唐代应该有一个发展过程。本文拟结合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对这一句题略作一些探讨。 椅子起源于西方,确切说起源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一带。从公元前一千纪左右真吉尔里出土墓碑上北叙里亚女王的坐具(图一)看,当时的椅子已经很完善了。后来古代希腊、古代波斯等地也都有椅子出现。图二是雅典考古博物馆藏公元前400年左右赫格索墓碑上雕出的坐椅(图二)。这种高脚带靠背的椅子沿丝绸之路曾传到我国。本世纪初斯坦因就在新疆和田的尼雅古城发掘到一把汉代木椅。据《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记载,这把“靠椅,椅腿作立狮形,扶手作希腊式的怪物”,“雕刻的装饰意境都是印度西北边省希腊式佛教雕刻中所常见的。”这把靠椅可能不是汉代工匠所做,但它说明汉代西域的中国人已经接触到高脚靠背椅,只是由于中国人的传统坐势习惯,这种椅子还未能为当时人普遍接受。; 图1 图2;到南北朝时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变化的 原因之一是佛教塑像、壁画的兴盛与流布。 前面讲过,希腊、波斯等地都有高脚靠背 椅。这种椅子的形制可能影响到印度,使 印度佛教造像如犍陀罗式雕像中出现了垂 脚而坐的佛像,后来更出现了坐高脚靠背 椅说法的佛像(图三)。这种形式的佛像 传入我国后,随同佛教本身一起为中国人 所接受。从敦煌石窟塑像、壁画中我们可 以看到许多垂脚而坐的形象,例如北魏259 窟塑像、西魏285窟塑像、隋代390窟壁画 中的说法三尊像等,后者实际就是坐在一 张高脚靠背椅上。; 这时在文献上出现了两种新的坐具名称,即“胡床”与“绳床”。关于胡床,已有人作过考证,可以认为它是类似现在马扎一类的东西(但到唐代以后凡外来坐具多有称胡床的,关于胡床本文暂不涉及)。至于绳床,从记载看多为僧人所坐,如《高僧传》记佛图澄“坐绳床,烧安息香”。但因材料所限,我们还不能判断此时强床的确切形状。 到了唐代,随佛教而来的垂脚式乃至高脚靠背椅都流行起来,加上来自波斯的影响,使这种靠背椅发展比较迅速,虽然尚未取代坐榻的正统地位,但敢已先在僧人间然后慢慢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了。从图像资料看,玄宗天宝十五年高元珪墓壁画中有高脚带背椅、周虻画 《挥扇仕女图》中有圈椅、敦煌唐196窟壁画也有很象样的带扶手的靠背椅了(图四)。 ; ; 如果说高脚靠背椅确实是借助佛教势力才为中国人承认并使用的话,它在文献上有无反映呢?我们说是有的,答案就出在僧人使用的“绳床”上。从记载看,南北朝时尚不多见的绳床,到唐代频繁出现在史籍中。绳床仍然多为僧人使用。例如《太平广记》引《纪闻》记段在山中遇一老者,“端坐绳床,正心禅观”。《旧唐书?王维传》记王维“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孟浩然《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诗云:“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李白《草书歌行》诗:“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显然绳床一开始就和佛教有着某种联系。那么这种绳床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有没有可能就是靠背椅,或者如人所言它与可折叠的胡床是一种东西?《资治通鉴》引程大昌《演繁露》谈到胡床与绳床的区别时说:“交床(即胡床)、绳床,今人家有之,然二物也。交床以木交午为足,足前后皆施横木,平其底,使错之地而安;足之上端,其前后亦施横木而平其上,横木列窍以穿绳条,使之可坐。足交午处复为圆穿,贯之以铁,敛之可挟,放之可坐,以其足交,故曰交床。绳床以板为之,人坐其上,其广前可容膝,后有靠背,左右有托手,可以搁臂,其下四足著地。”程大昌这里将绳床说成是一种高脚板带扶手的靠背椅,这种说法基本正确。我们再引几条唐代史料来看看绳床的形状。《太平广记》引《纪闻》记洪昉被人请去造斋,“四人乘马,人持绳床一足,遂北行。”这条史料说明绳床不能折叠,否则用不着一人持一足行路了。钱起《避暑纳凉》诗云:“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从绳床可“倚”看,它应该有靠背。敦煌卷子P.2613《咸通十四年某寺器物帐》记有“木绳床”,说明绳床用木制成。《旧唐书?穆宗本纪》记穆宗“于紫宸殿御大绳床见百官”。“绳床”而“大”,又摆在宫殿里,显然也不能折叠。总之,绳床应该是一种带靠背的高脚坐具。它最初随佛教传来,由僧人使用。可能开始时在坐位和靠背上都有绳子编成的蒲团类垫子,所以叫“绳床”。传世阎立本作《萧翼赚兰亭图卷》画辨才和尚坐的坐具,大概就是僧人所用绳床的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