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刊22内容
以人为本 发展内涵
以美育人 和谐管理
——邹区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08年~2011年)
◆ 朱小砂
一、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1、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2001年创建为江苏省实验小学,2002年实现原邹区镇小学一镇一校的目标,2006年新建东方学校,目前两校占地6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条件良好,教育现代化水平始终处于全区领先地位,现有学生近2236多人,设教学班50个,正式教职工105人,代课教师15人,各学科专任教师配备基本合理,其中本科学历的占55%,大专学历的占41%,中高级职称占75%,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五类教师占教职工23%。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内涵、以美育人、科研兴校、依法治校、和谐管理”的办学理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特色日益彰显,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使得邹区中心小学能较快地发展成为一所“条件优、规模大、质量高、特色明”的优质学校。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常州市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先进单位、常州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集体、常州市首批优秀教育科研基地、常州市首批艺术特色学校、常州市首批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常州市首批信息技术特色学校,连续七年获武进区行风建设先进集体、连续七年获区小学质量综合评估二、三等奖。
2、 发展优势
1)打造了一支团结协作、务实求进、作风民主的领导干部队伍。现在班子年龄结构、学历水平、专业技能、领导才能总体比较理想,学校绝大部分党员干部无论在学习上、钻研业务上,还是在工作态度上、教育科研上都为教师起了良好的表率作用,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口碑,06年我校评为区“团结、廉洁、开拓的优秀班子”。
2)初步形成了“敬业、严谨、协作、进取”的教风。近年来,我校由于系统扎实地开展了各类校本培训、校本研究活动,尤其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引领与培养,因此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良好的教风基本形成,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0名,市华英奖获得者5名,还有区十佳青年教师和区爱生模范等领军人物。
3)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个性的校园文化。其中学校制度文化中多年坚持 “制度约束、目标激励、情感交流”三位一体” 教师管理机制和学生管理中“目标激励、典型引路、自评互查”的机制受到师生肯定,效果较好,学校章程也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教职工月目标管理考核、教师校本研究考核制度、“青年教师校本培训制度、学生文明班队三星评比考核制度以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都较为健全;校训、校歌、“三风”要求、学生发展目标等学校精神明确;以校园“六百工程”为载体的校园特色文化、以综合实践为载体的国际公民教育活动和我校多年积淀的艺术特色等组合了邹小传统特色文化,基本构成了邹小“美的教育”特色文化。
4)初步形成了浓郁的教育科研氛围。经过近十年努力,我校广大教师观念得到了更新,教育理论和教学反思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50%以上的教师具备了独立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校主课题已两次获市评估一等奖,目前进入新一轮课题研究阶段,现有独立立项的国家级课题一个、省级课题两个,市区级课题若干个这样良好的层次性结构,教师相关的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越来越多。学校自办教科研季刊《教海泛舟》已坚持办了八年,比较成熟,评价较高。
5)塑造了一批批合格加特长的学生。我校多年来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目前邹小学风总体是良好的,每年结毕业考试成绩是理想的,艺术教育更是异彩纷呈,每年都有几十位学生在全国省市艺术大赛中获得骄人成绩。
3、 问题反思。
1)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尤其是东方学校高水平教师偏少,个别教师工作中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还不够,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还不高,教育科研能力不强,加上人事管理不到位,教职工考核还不够细化,对推进课改、提高教育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也是制约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因素。
2)邹小生源较杂,目前外来工子女占全校学生数的65%,这些学生原来基础薄弱,不讲卫生、不做作业等陋习较多,较之本地或城市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生活习惯以及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差距,且流动性大,一定程度也影响了学校的质量。
3)学校内部管理还有许多缺失之处,如制度的执行不到位、有关职能部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欠缺等,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4)教育经费仍然比较拮据,但流动儿童不断增加,不仅影响着学校规模的拓展和教育现代化发展,还对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制约。
二、后三年发展目标
A、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发展、与时俱进”为统领,以完善“四化校园”、打造“五型教师”、培养“六会学生”为目标。抓内涵促全面
文档评论(0)